在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外场的科技创新展区,众多前沿科技成果汇聚一堂。它们不仅将为赛事增添光彩,更将对未来的体育事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些令人惊叹的创新产品和技术,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上的“黑科技”提前来一次“大阅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阮元元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轩慧
提前预演未来出行
在现场,小马智行的展示区域格外引人注目,自动驾驶Robotaxi成为焦点展品。
据了解,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小马智行将在广州、深圳投放上百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媒体中心、奥体场馆、广州南站、白云机场及核心酒店群等,都将提供Robotaxi服务,覆盖媒体接驳、嘉宾出行等场景。乘客可通过小马智行APP等第三方平台一键叫车,获得独特的出行体验。
展区里,来自亿航智能设备 (广州)有限公司的无人驾驶航空器也很引人注目。这款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拿下了中国民用航空局 (CAAC)颁发的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标准适航证(AC),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星”。
十五运会期间,亿航将依托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场馆与场馆之间点对点输送人员,使十五运会成为城市空中交通的预演。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就能坐着无人驾驶航空器穿梭于城市上空,从而避开地面的交通拥堵,轻松抵达目的地。
赛场装上“智慧大脑”
AI相机捕捉高光时刻
展区里的众多高科技设备可以让人看到,随着科技的进步,观众将获得更有沉浸感的观赛体验。
据介绍,作为十五运会的官方合作伙伴,中国联通为赛事提供了赛事指挥中心、广播电视传输专网、云转播平台、重点场馆 5G-A服务等,就像为赛场装上了“智慧大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子弹时间”技术。这项技术依托5G网络的高传输速率和极低时延,能对拍摄主体进行360度全景拍摄,让观众实时以自由视角欣赏精彩瞬间。
时光门全息数字人交互产品也很有意思。它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数字人模板,能准确捕捉分析用户面部特征,实现一键写真换脸功能。此外,它还能将景区特色融入背景,带来别样的交互体验。
中国电信展示了低空体系保障系统。其中,全国首款5G网联机载终端、天通卫星机载信标和RTK高精度差分定位终端能对场馆周边进行全高度、全域范围的通信覆盖,智能感知识别低空飞行物并进行高精度定位,为场馆安全保驾护航。
深圳思博威视带来了业内首款羽毛球赛事场景AI相机。这款AI相机通过自研算法,能根据赛况识别多拍回合及杀球动作等“高光时刻”,自动实现多机位观赛和平滑跟拍效果,实现低成本、高完成度的自动直播。
同时,这款AI相机还能将“高光时刻”自动形成多角度回放视频集锦,方便运动员分析动作、提高成绩。
智能导盲犬贴心服务
机器人助力康复训练
“请带我去无人咖啡机区!”现场一名观众一声令下,一只小巧的机器狗就乖乖地往无人咖啡机区域走去。观众只需轻轻抓住机器狗身上的握把,就能跟着它,顺利到达目的地。这款智能导盲犬是广州小蒜智能的产品,也成了科技创新展区的小明星。
据介绍,这款智能导盲犬的功能十分强大。它能进行室内外已知环境动态路径规划、自主导航、盲道循迹,还能智能避障。各种动静态凹凸障碍物、悬空障碍物、透明障碍物等,它都能顺利避开。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智能导盲犬可以在场馆里带路、带位,为视障运动员和观众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展区里还有多套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它们犹如神奇的铠甲,为肢体障碍人士带来希望。这些外骨骼机器人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感知人体的运动意图,并提供相应的动力支持。对于肢体障碍人士来说,穿上它可以重新站立、行走,甚至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在残特奥会的训练和比赛场景中,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运动员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运动能力,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AI眼镜在赛场上也大有用武之地。深圳一街科技推出的“导盲兔AI视觉智能伴侣”就已运用到了自行车赛事中。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款产品操作简单,一键触发,就能识别眼前场景并语音描述。它能精准识别环境,帮助用户寻找物品,还能快速辨认熟人。这种“所见即所听”的技术将为视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