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庆辉
7月23日,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作为全球低空经济领域的前沿盛会,“粤家军”携全产业链创新成果亮相,从飞行模拟器、eVTOL整机到核心零部件、智能机库,广东企业以硬核科技诠释“敢为人先”的产业基因,全面展现低空经济“广东军团”的全球竞争力。
广东优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围满了观众,参与体验模拟器的观众排起了长龙。这家深耕航空仿真领域九年的企业,展示了自主研发的eVTOL飞行模拟器。其搭载的三轴电传操纵杆、霍尔传感器及6缸运动平台,可精准模拟俯仰、滚转、偏航等复杂飞行动作,配合国产自研视景系统,实现1000平方公里城市级三维场景渲染。优翼仿真市场部总监陈富友表示:“从产品底层代码到硬件设备,我们实现了100%自主可控。此外,还有多款飞行训练器产品已通过中国民航局CCAR-60 5级及新加坡民航局、泰国民航局、澳大利亚民航局等局方认证,产品远销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地。”
亿航智能则携全球首款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标准适航证(AC)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登场。这款采用“8轴16桨”安全冗余设计的飞行器,可实现垂直起降、精准定位与智能航线规划,目前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展试运营。
在产业链上游,广东金蚂蚁航空携自主研发的多款创新轴向磁通电机亮相,填补了国内重载无人机动力系统的空白。
广东金蚂蚁航空创始人黄平林告诉记者,通过材料革新与工艺优化,在轴向磁通电机制造领域金蚂蚁实现三大核心突破:其一,轻量化设计——相较于传统电机,其产品重量减轻30%以上,显著提升了航空器载重效率,精准回应了低空装备“克重必争”的行业需求;其二,成本控制——依托国产化供应链与自主研发能力,产品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其三,技术领先性——在冷却系统与新材料应用等关键环节,公司已超越国际竞品,部分性能指标实现全球领先,为产品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与长寿命提供了坚实保障。
延伸阅读
政策赋能 广东企业抢滩低空经济万亿蓝海
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广东企业正以全产业链优势抢占万亿级低空经济赛道。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全省低空经济规模已超千亿元,聚集了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5万余家,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消费级无人机、工业无人机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和54%。
《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
当前,广州、深圳、珠海正协同推进“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生态构建——广州凭借在低空制造与运营领域的先发优势,已初步形成覆盖整机研制、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运营服务等全环节的产业集群,尤其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飞行汽车研发制造方面展现出强劲动能;深圳已集聚15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珠海则立足通用航空特色优势,构建起成熟的通用航空全产业链。
早在2024年5月,广东省便印发该行动方案,明确到2026年要实现低空经济规模突破3000亿元、全省通用飞机飞行时长达到15万小时的目标。从“天空之城”的宏伟蓝图加速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产业图谱,广东正以创新驱动为笔,书写着“如何飞得更高”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