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广东

从北江畔到珠江口 夜经济热潮点亮岭南星空

粤夜味光韵 吸金又吸睛

曹菁、陈珏凤、张翔宇、卜瑜

本文字数:3663

  韶关孟洲坝夜市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佛山功夫夜市人潮涌动、烟火沸腾。

  中山“中医药健康夜市”散发着独特“草本香”。

  清远清城起凤里,国风文艺表演为夜经济增添了欢乐气息。

  清远夜市令人垂涎的美食。

  当骄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隐入连绵的群山与起伏的楼宇,一场盛大而无声的交接便在岭南大地悄然上演。白昼的繁忙与炎热,如潮水般退去;夏夜这位神秘的魔法师,以月光和灯火为笔,蘸着人间烟火徐徐铺陈一幅流光溢彩、生生不息的繁荣长卷。

  从珠江两岸的璀璨灯火,到北江河畔的温情市集;从古老骑楼下的新潮酒吧,到中医草药香飘散的健康夜市……广东的“夜”,早已超越了“消夜”的单一符号,演化为一曲融合了经济活力、文化传承与生活美学的“夜经济交响”。它不再是白日经济的简单延伸,而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时空。它不仅点亮了城市的物理空间,更深刻地重塑着城市的文化肌理与人们的精神世界,讲述着一个个关于烟火、创新与温度的“广东故事”。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陈珏凤、张翔宇、卜瑜 通讯员李宇强、钟轩、刘霞

  烟火寻味:

  从市井草根到品牌坐标的“味觉进化”

  有人说,升腾的烟火气是夜经济最动人的“底色”,那么广东的夜,无疑将这抹底色渲染得淋漓尽致,并在传承与创新中,完成了一场深刻的“味觉进化”。

  在韶关,武江畔的孟洲坝夜市堪称这股草根力量的生动注脚。夜幕一降临,原本宁静的江畔便瞬间切换为一座沸腾的“不夜城”。烧烤架上翻腾的肉串“滋滋”作响,是城市夜生活最原始的交响;铁铲与铁锅碰撞出清脆的节拍,伴随着摊主热情的叫卖与食客的欢声笑语,汇成一曲充满生命力的市井协奏曲。

  飘香的牛杂、酸甜的柠檬茶、诱人的捞汁小海鲜……这些看似寻常的美食,构成了夜市的根脉,也慰藉了无数都市夜归人的心灵。

  然而,广东的夜市早已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味觉记忆。在佛山创意产业园,一场名为“功夫夜市”的实验,正悄然改写着夜市的定义。在这里,食客们惊喜地发现,摊主竟是林记生蚝、羊牧屋、东灶鱼头等城中闻名的餐饮品牌。

  以往需要正襟坐于门店才能品尝的招牌菜,如今以“地摊的价格、大厨的出品”,化身为一个个“小而美”的大众单品。花上几十元,便能开启一场“摘星”之旅,品尝到月销售额百万的品牌佳肴。

  这种“品牌出摊”的模式,无疑是一次精妙的“双赢”。对于消费者而言,它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与食品安全保障;对于商家,这不仅是门店之外的新增长曲线,更是深入年轻消费群体、为品牌引流的“移动窗口”。

  正如一位牛肉品牌负责人所言:“我们不再是坐在店里被动等客来,而是主动走进夜色,将门店一两百元的消费门槛,降低为夜市一二十元的新鲜体验。”功夫夜市开业首月销售额突破两百万元的佳绩,正是这场“味觉进化”市场价值的最佳证明。

  韶关孟洲坝的草根烟火、佛山功夫夜市的品牌荟萃、清远凤城老街青石板路上流动的千年文脉与现代美食的交融,广东的夜经济正以美食为流量入口,构建起一个个独特的风味坐标。这既是一根根城市活力的毛细血管,也是一扇扇观察地域文化与消费市场的生动窗口。

  文韵焕新:

  传统与潮流在月下交辉

  夜经济的魅力,绝不止于舌尖上的狂欢。当文化的因子被巧妙地注入夜色,传统与潮流便在月光下交融,为城市的夜晚赋予了更深邃的灵魂与更持久的吸引力。

  在中山市,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健康夜市”为广东的夜经济版图添上了独特“草本香”。

  暮色四合,西区街道的香港街没有寻常夜市的油烟缭绕,取而代之的是菖蒲、艾叶混合的清雅药香。市民们在摊位前排起长队,不再是为了撸串,而是为了体验一次名医的“望闻问切”,或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火龙罐理疗。一杯融合了荔枝与紫米的养生特调饮品,成为被追捧的“网红爆款”。

  这并非昙花一现的噱头。中山以“每月两场、按节气设主题”的常态化形式,将“治未病”的传统智慧,融入了最接地气的夜市场景。

  年轻人手捧一杯桂圆洛神花烤奶茶,饶有兴致地学习太极拳;伏案工作的白领在推拿师的巧手下舒缓了肩颈的疲惫……“养生”与“烟火气”这对看似矛盾的组合,在此刻达成了奇妙的和解。中医药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典籍,而是可以亲身感知、触手可及的健康生活方式。

  倘若说中山的夜是“草本味”的,那么清远的夜则充满了“水墨诗意”。在清城区的起凤里,斑驳的青砖墙成了天然的幕布,全息投影技术将岭南故事化作流动的水墨画。身着汉服的少女手持团扇,款款穿行其间,与光影中的古人形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对话。在这里,百年骑楼转身成为网红酒吧,调酒师将本地青梅酒与现代特技调和,在霓虹灯下摇曳出琥珀色的星河。

  文化的植入,形式多样,却殊途同归。在韶关孟洲坝夜市,10米高的竖屏LED下,市民席地而坐,随着音乐节拍挥舞手机闪光灯,汇成一片光的海洋;在佛山功夫夜市,醒狮、荧光舞龙等岭南绝活轮番上演,与李小龙的雕像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半美食,一半功夫”的独特文化气场。

  从中山的“养生局”,到清远的“穿越秀”,再到佛山的“功夫宴”,广东各地正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基因,将历史文脉、非遗技艺、潮流艺术巧妙地编织进夜的肌理。夜不再仅仅是消费的场所,更成为文化的秀场、精神的栖息地。

  广东各地对“文韵焕新”的探索,极大地提升了夜经济的附加值与辨识度,让“流量”真正沉淀为对一座城市文化认同的“留量”。

  模式之变:从“草根生长”到“精心灌溉”的治理智慧

  广东夜经济的蓬勃发展,既有市场的自发活力,更离不开城市治理者“放”与“管”的智慧,以及系统化、前瞻性的“精心灌溉”。一场从“草根生长”到“顶层设计”的模式之变,正在为岭南热土的夜间繁荣提供着坚实保障。

  “宽容监管”与“柔性治理”成为这场变革中的高频词。在清远,当地政府明确提出放宽夜间经济集聚区的摆卖管制,允许市场主体在红线范围内开展“外摆位”,用包容审慎的态度,为市井烟火留足生长空间。

  在广佛交界的南海桂城平洲,面对昆岗夜市因电商直播兴起而带来的占道经营难题,当地政府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取缔,而是创新性地设计出“潮汐车道”,在玉器南街划出一片夜市专用空间,并委托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

  这一招“绣花功夫”效果立竿见影,通过统一规划标准摊位,摊主们自觉遵守“三不三有三包”承诺。曾经杂乱无章的夜宵摊,摇身一变为整洁有序、远近闻名的“网红夜市”。不仅周边游商占道投诉量骤降九成,摊主们的日均收入更是翻了一番。这种既维护了城市秩序,又激发了经济活力的治理方式,体现了广东城市管理者精细、务实的智慧。

  在“柔性”的基层治理之上,是“刚性”的顶层规划。广东各地早已意识到,夜经济是一盘需要系统谋划的大棋。清远近期出台了《清远市商业发展规划(2023-2030)》,雄心勃勃地构建“一条北江两岸夜经济集聚带、六片夜经济集聚区、N个夜经济关键节点”的“1+6+N”立体体系。

  韶关市武江区则以特色夜市、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三驾马车”并驱,将孟洲坝的烟火气与摩尔城等商业体的现代光影串珠成链。

  佛山更是早在2019年便出台《关于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打造“夜宴”“夜游”“夜赏”等十大业态,将“夜佛山”塑造成全国知名的品牌。

  这些规划并非纸上谈兵。各夜市联合各地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正成为夜间消费的“引力场”,它们通过引入品牌首店、举办艺术展演、延长免费停车时间、进行各种文化展演等方式,将原本散落城市各个角落的夜生活项目整合进一个多元、时尚的消费矩阵。

  今年“五一”期间,韶关武江摩尔城和保利广场两大商业综合体人气爆棚,日均客流量分别突破9万人次和4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仅韶关武江区的7家商业综合体总客流量便高达122万人次。它们与特色街区、夜市形成了互补与联动,共同构建起一个全时段、全业态、全龄段的夜间消费生态系统。

  记者手记

  在烟火升腾处,邂逅充满温度的人间故事

  夜色正浓,人潮不息。从韶关武江上空的璀璨烟火,到中山岐江河畔的火壶表演;从深中通道通车后激增的客流,到广清一小时生活圈带来的便捷……广东之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书写着新的传奇。

  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这座经济大省火热的消费活力与蓬勃的内需潜力。它是一座舞台,上演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精彩对话。它更是一条河流,汇聚了无数普通人的梦想与奋斗。

  正如清远一位在星空集市经营咖啡的年轻摊主所言:“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像一颗渺小却明亮的星,共同汇聚成这片璀璨的夜空,照亮了城市的夜晚,也照亮了我们自己的生活道路。”

  这星光,是孟洲坝烧烤摊主额头的汗珠,是功夫夜市品牌大厨的巧思,是中医药夜市里医师的专注,也是无数在夜色中穿梭、服务、创造的劳动者的身影。

  这股蓬勃的夜间力量,早已超越单纯的商业范畴,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它织就了一张庞大的就业网络——从夜市摊主到商场导购,从网约车司机到娱乐场所员工,无数普通人在夜晚的灯火中找到活计。

  将视线从宏大的经济数据拉回到这些鲜活的个体,或许可能更深切地理解广东夜经济的真正内涵:它不仅是流光溢彩的城市名片,更是充满温度的人间故事。这升腾的南粤烟火气,终将化为城市前行的持久动力——它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将匆匆“流量”沉淀为深度“留量”;让就业的门路宽起来,在夜色中点亮普通人的生计;让城市的面孔亮起来,以独特烟火味吸引世界的目光。

  粤夜未阑珊。这片土地上被灯火点亮的梦想与活力,正伴随着珠江的潮声,奔涌向更开阔的未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广东 A9粤夜味光韵 吸金又吸睛 曹菁、陈珏凤、张翔宇、卜瑜2025-07-22 2 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