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全杰 通讯员成广聚、全碧芳、石建华、秦君
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城市的“里子”也在焕新。今年以来,广州市锚定“国际一流赛事环境”标准,以绣花功夫推进资源收集中心、环卫驿站、垃圾压缩站、环卫公厕等环卫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在白云区,截至7月17日,共完成130处环卫设施改造升级,以崭新城市面貌迎接全运盛会。
走进位于白云区新市街新达路的资源收集中心,只见统一设计的灰白绿色环卫工具房和街景相融合,垃圾分类投放,实现“垃圾不落地、收运不暴露”。这里还增加了臭氧除臭机和灭蝇灯等设备,减少了垃圾房的臭气和蚊蝇孳生。家住附近的陈先生表示,“以前路过收集站都要掩鼻快走,现在不仅没异味,外立面还有绿植墙装饰,成了街角一景。”
“我们分别从外观设计、基础设施改造、功能间配建、污水排放系统改造等方面对垃圾收集房进行品质提升,实现了无臭气噪声扰民、无环境脏乱和无污水随地排放。”新市街市政服务所工作人员赖春中介绍说,新市街对7座资源收集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主要位于机场路、棠安路和百信广场等重要路段或重点商圈周边。
据了解,白云区共改造50座资源收集中心,日均清运总量预计将超200吨,较改造前效率大幅提升。白云区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使其外观整洁美观、内部空间规划合理。“希望通过改造让环卫工具房变风景点,提升周边环境品质。”白云城管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新市街白水龙垃圾压缩站,灰白绿钢结构外立面和绿植相映成趣,新型次氯酸除臭系统正持续运转,一体化智能负压喷淋装置将异味消除,隔音墙有效阻隔设备噪声。
记者获悉,今年白云区对5座重点压缩站进行“手术刀式”改造,翻新作业车间地面墙面,更换大功率压缩机组,加装密闭无声卷帘门和隔音玻璃。“改造后日均处理能力提升30%,垃圾滞留时间缩短40%。”白云城管有关负责人介绍,每辆运输车完成电子称重后,数据实时汇入白云智慧城管平台,为垃圾清运调度提供精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