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实习生冯乐瑶
在岭南大地,荔枝古树是深植于城市肌理中的“活化石”。广州拥有15个古树公园,部分以古荔闻名,较为知名的黄埔区创新公园更是保留了原生荔枝古树约200株。从村民世代呵护,到如今“一树一策”科学管护,古荔在岁月中传承,续写着城市的甜蜜记忆。
盛夏时节,荔枝树点燃了人们对岭南佳果的热爱。作为广东最大的古荔枝群落聚集地之一,黄埔百年以上古荔枝树超万亩,现存多片300年以上的荔枝林,完好地保存了岭南百年荔枝的文化图谱。
走进创新公园(原名广州义务植树公园),荔枝古树冠如巨伞、繁密成林,洒下片片清凉绿荫。扫描树干上的“身份证”二维码,还能读到一段段古树故事。
“目前,园内保留原生荔枝古树约200株,平均树龄107岁,最大树龄117岁,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绿化科赵永明介绍道。
有趣的是,这片荔枝林虽然在古树公园生根,但棵棵有“主”。它们最早由云埔街道刘村村民种植,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如今村民依然负责古树的养护和果实的采摘,延续着百年来的传统。
山下荔枝古树公园则另有一番生机。作为黄埔区首个由街道自主打造的市级古树公园,48株百年古荔沿山势错落生长,古树的枝干尤其苍劲有力。
“20年前,村社分片包干养护荔枝树,我们家认养了8棵,都是上百年的‘老家伙’。”63岁的村民钟柳金谈起自家古树如数家珍。从古至今,荔枝与村民的生活始终紧密相连,把根须扎进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
当生长荔枝古树的沃土规划建成公园,并挂牌古树公园后,它们就迎来了更科学的精细管护。创新公园里的每一棵荔枝古树都有专属的“一树一策”健康档案。除了村民经常过来打理外,园区工作人员经常为树木进行体检。如果古树有些许异动,树干上安装的传感器和周边摄像头还会第一时间传递信息。
由此,每逢收获季节,无论是创新公园还是山下荔枝古树公园,村民游客都能看到满树殷红,感受到最新鲜的“古早味”。它藏着岭南的岁月,连着古今的味道记忆,延续着文化根脉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