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荔枝红,丰收正当时!伴随着悦耳的夏日蝉鸣,广州从化、增城的荔枝挂满枝头,累累的果实尽显勃勃生机。荔枝,这一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岭南佳果”,如今正迎来产业升级的新机遇。
在荔枝产业发展的背后,广州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作用,聚焦荔枝品种改良、营销渠道、深加工、品牌建设等,提出一系列务实建议:提高荔枝“含金量”,推行高接换种改良品种;共建“荔枝市集”,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荔枝+”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优质荔枝品牌,创新果树“认养”新模式……代表们的真知灼见,将一颗颗鲜红饱满的“致富果”,打造成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名片,让荔枝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甜蜜引擎”。
文、图/叶作林 通讯员翁创苗、薛莹莹
力推品种改良 提高农户效益
在从化区,有30多万荔枝果农和1000多家从事荔枝生产经营的企业及大户,这既是产业“基本盘”,也是民生“压舱石”。
从化区荔枝种植面积占全市荔枝种植面积五成以上。面对内外部的市场竞争,“种什么”成了摆在种植户乃至全区面前的一件大事,也是市人大代表、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邓彩联一直记挂的事情,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果农诉求,了解果农心声。“从化荔枝大多属于晚熟品种,这些年,我们重新布局,早熟、中熟、晚熟搭配种,尽可能把荔枝采摘期拉长。”
和邓彩联同样关注荔枝产业的还有从化区人大代表、城郊街城康村村委会妇联主席邱秀英。“我本身也是农村人,感同身受。”她和其他代表一起,多次到城郊街各村开展实地调研。她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地槐枝品种种植面积较大,但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相对不高,急需通过优质荔枝品种嫁接改良。
2024年,邱秀英等代表在从化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大荔枝品种改良的建议》。建议办理以来,从化区农业农村局通过采取加大技术推广、推行高接换种、强化品牌推广等举措,加快推进品种改良工作。全区采用高接换种技术,完成3万余株荔枝树的品种改良工作,品种以井岗红糯、流溪红荔、岭丰糯等优质品种为主,预计三年挂果、五年丰产。据介绍,届时有望大大提高种植效益,带动全区2000多农户受益。同时,为解决群众担忧的短期收益减少问题,在人大代表的建议下,政府设立了荔枝改良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计划。
推广荔枝产销 助力产业“成链”
荔枝种得好,还要卖得好。“这里环境好又交通便利,周末节假日游客多,亲子采摘体验游可以开展起来,我们一起转发推广!”近日,市人大代表李志良在良口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接待群众时,针对群众反映的荔枝销售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设立便民销售点、打造“果园采摘体验游”、鼓励农户和村集体及企业合作等建议。同时,他还积极协调周围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配套餐饮服务,一起带动农户增收。
6月24日,在从化区江埔街道新明村荔枝销售点,一箱箱荔枝正在打包,准备发往商家和消费者手中。“我们推动在5个经济社新增了揽收点,与顺丰、邮政等合作打通物流并争取优惠运价,按订单采摘新鲜的荔枝。”从化区人大代表、江埔街新明村党支部书记黄锐垣说,通过与企业产销合作和线上平台的销售,新明村“水厅桂味”卖到了全国各地。经济社则通过统一收购价,保障了种植户的收益。
“我们要考虑从化的区域优势和气候优势,着眼整个产业链,既要考虑拉长鲜果上市时间,还要考虑深加工。”邓彩联还持续关注荔枝品种改良、荔枝品牌打造及产销全产业链建设,并提出了多项建议,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推动。
当前,从化区正推进加工赋能,延链增效,荔枝干、荔枝饮料、荔枝酒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在佳荔公司江埔加工点,每天200吨的新鲜荔枝经过灭菌、烘干等多道工序,将于8月左右开始上市销售,成为待客会友的佳品。“荔枝是季节性很强的水果,今年我们把收储‘拉满’,同时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佳荔公司副总经理何俊杰说。
据了解,从化区已建成荔枝冻眠首条生产线。通过低温冷冻锁鲜技术生产线,今年将收储荔枝5000吨,实现荔枝鲜食和原料供应季收年销周年供应。
共建“荔枝市集” 打通“新荔枝道”
如何帮助果农拓宽销售渠道?市人大代表吴小丽一直关注荔枝的销售。“我认为直播带货是一种很好的销售途径。”为此,吴小丽带头尝试,通过“三农”平台视频号,在直播中详细介绍荔枝的种植过程、品种特点、种植环境等,让消费者了解荔枝的独特品质。同时,她主动指导本地的果农学习拍摄和开设自媒体账号,记录荔枝生长情况,通过网络平台卖荔枝,开拓销路,增加收入。
“网络销售使得荔枝的销量增长了很多倍,市场更广阔了,价格区间也更合理了。”增城区人大代表、下基村村委会主任陈德斌也同样关注荔枝的销售,他不仅发挥自身工作优势,组织本地企业、商超与农户开展产销对接会,签订长期采购协议、拓宽线下销售渠道,还大力发展电商销售,联合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为果农提供保鲜技术支持、物流优惠等服务,帮助果农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把优质的荔枝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增城区的荔枝市集里,果农们忙着招呼往来的顾客品尝新鲜荔枝,快递员现场打包发货,空气中弥漫着荔枝的香甜。这个由增城区人大常委会永宁街道工委、蒌元村等共同筹办的荔枝市集,有效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题,更让增城的荔枝火热出圈。
荔枝市集位于交通便利的新新公路旁,场内设有21个固定摊位和3个临时摆卖点,吸引了来自仙村、宁西、永宁、增江等镇街的果农进驻,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等不同品种的荔枝整齐摆放,供游客品尝购买。“这里人流量大,尤其是节假日车水马龙,在这里摆摊每天订单量翻倍。”仙村瑶湖农场的果农黄晓萍感慨道,市集不仅让增城荔枝的品种被更多人看见,还直接打开了荔枝通往全国甚至国外的销路。
“我们在市集入口设置了‘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二维码,商户和群众可通过扫描随时向人大代表反馈问题,通过‘倾听+监管’的双重保障让市集运营更灵活,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增城区人大代表刘剑锋介绍。
打造优质品牌 创新果树“认养”新模式
当前,增城区正以“荔枝+”为抓手,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正果镇畲族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荔枝种植历史悠久。在广州市人大代表、畲族村党支部书记雷映霞的推进下,“认养荔枝树”模式为畲族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注入了新的动能,成为人大代表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范例。
雷映霞积极探索创新销售模式,以畲族荔枝生态园为试点,开发了认种荔枝、住民宿、做农场主、游畲族村的特色项目。认养者只需支付999元,就可以认种一棵畲族高山荔枝树,整树荔枝果归其拥有,若遇小年不结果,还能保证认种者获得999元的等价荔枝。同时,认养者还可以免费入住民宿两晚,体验当一天“农场主”的乐趣,观赏畲族特色舞蹈、品畲族长桌宴。
“‘认养荔枝树’活动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热烈响应。”雷映霞说,未来自己将积极推动荔枝产业的品牌建设,加强对荔枝品质的监管和认证,提高荔枝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鼓励果农开展深加工,开发荔枝干、荔枝酒等特色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品牌化是荔枝产业从“靠天吃饭”转向“以质取胜”的关键。除了广为人知的妃子笑、仙进奉、糯米糍外,还有不少“小众”优质荔枝品种,增城区石滩镇的甜岩荔枝就是其中的一员。
2025年,增城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增城区人大代表刘炳耀提出了《关于依托甜岩荔枝特色资源推动石滩镇乡村振兴的建议》。“甜岩荔枝是石滩镇和增城区独具特色的优质品种,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果味清甜。”刘炳耀通过日常调研,了解到甜岩荔枝存在品牌认知度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建议,通过整合甜岩荔枝特色资源,将其打造成为特色农产品名片。
建议办理以来,增城区采取“协会+基地+企业+农户”模式,建立甜岩荔枝种植标准,打造甜岩荔枝标准化种植基地,推进甜岩荔枝扩种增产,目前甜岩荔枝已扩种100余亩;增城区还主办荔枝种植培训班、荔枝电商培训班、麻车荔枝节等活动,形成“种植—体验—销售”的闭环营销,打造甜岩荔枝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