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子宁)记者昨日从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了解到,日前,该局对区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进行答复。根据答复,近年来,顺德积极推动本土红色历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已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近年来,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顺德区大良、北滘、陈村、乐从、龙江部分镇(街道)学校已将顺德红色故事编入校本教材,并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与讲座。
顺德还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组织爱国活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迈向纵深。例如,2022年3月,顺德区印发《顺德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发现顺德·研学之旅”活动的实施意见》。据了解,三年来,顺德区教育局持续推动研学实践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包括创建了56个研学实践基地,开发了100多个研学课程,其中就有西海抗日烈士陵园、甘竹滩水电站、顺德工业发展馆、唐贤香云纱文化馆、顺德博物馆等历史教育基地和非遗教育基地。数据显示,在顺德,每年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活动达到20多万人次。
据答复,自2023年以来,顺德区持续推进研学实践活动的升级换代、提质增效,主要措施是开发周末公益研学基地和研学课程,重点引导家长利用周末陪同孩子参加研学实践活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顺德区已建设45个公益研学基地。
“接下来,部门将结合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强化社区与家庭的联动,邀请专家或本地文化名人讲述本地故事,开展社区历史文化展览活动,鼓励青少年收集老照片、旧物件等,让他们在收集过程中深入了解本地历史,同时增强社区归属感和爱国情怀,使青少年在社区环境中更深切地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答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