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政 通讯员陈秋杰
前日清晨,在滨海湾大道上,一辆造型极具未来感的车辆正安静而有序地作业。车辆缓缓行进,自动喷水、扫地、除尘,一气呵成。没有驾驶员、没有操作员,只有系统自我调度——这是东莞市滨海湾新区智慧环卫项目无人驾驶环卫车“上岗”现场。
据了解,为应对城市垃圾增长所带来的管理压力,滨海湾新区正通过智能化手段,全力打造集高效、低碳、环保于一体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记者现场探访发现,一套融合“自动驾驶+新能源+智慧监管”的环卫系统,正悄然改变传统的城市保洁模式。
环卫车科技感扑面而来
“这车没有司机,但动作比我们还快。”一位在东湾大道附近晨练的市民王先生站在路边观察着无人车作业,连连称赞。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6吨级自动驾驶洗扫车正缓缓驶过主干道,沿途精准作业。车辆采用纯电驱动,运作时几乎无噪音。清扫、洒水、消毒三个环节同步进行,效率远超人工。
据介绍,这是东莞市首个“自动驾驶+新能源”机械化环卫项目,目前已有10辆无人驾驶环卫车在滨海湾新区主要路段与景区投入使用。其中包括5辆6吨级洗扫车、5辆1吨级小型普扫车,覆盖清扫面积超86万平方米。
“车辆搭载了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路况和作业需求自动规划路径。”项目技术人员介绍说,“夜间、节假日也能无间断作业,有效缓解人力紧缺问题。”
在环卫系统背后,是一个智能网联监管平台在默默支撑。记者走进滨海湾新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只见数块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各路段车辆位置、作业进度和环境状况,平台自动根据垃圾量、道路交通情况优化调度。
“过去全靠人工调度,现在我们靠数据说话。”平台运营负责人表示,“车辆何时清扫、何时消杀、是否异常,后台一目了然。还能实时取证,打击偷倒垃圾等违规行为。”该平台集成了人员管理、设备监控、路线规划、异常预警等多项功能,形成了“线上指挥+线下协同”的立体作业模式。
10辆车每年减碳超百吨
记者还观察到,所有无人环卫车均采用全密闭式垃圾箱,杜绝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车辆还集成自动消杀系统,作业中同步完成消毒,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据测算,每辆无人环卫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6吨,10辆车预计每年减碳超过160吨,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滨海湾新区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科技赋能,真正做到‘收得快、运得净、管得住’,打造宜居、绿色、智慧的新城市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