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广州文明导报

番禺区新造镇上演龙舟盛会

游龙趁景 文明薪火代代传

章程

本文字数:700

  文明村镇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章程 通讯员番文明)今年端午佳节,在番禺区新造镇上演了一场延续数百年的龙舟盛会,“划出”传统佳节里最亮丽的水上风景线。作为岭南龙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新造“龙船景”于2024年列入番禺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每年农历五月初四都会吸引来自邻近各村的龙船齐聚新造水道,游龙趁景,带来一场文化交融的视觉盛宴。

  新造镇位于番禺的东北部,珠江河纵穿其中,镇内各村河道纵横,为新造龙舟活动提供了优越条件,成就了盛极一时的“新造景”。据悉,新造龙舟活动可追溯到明景泰年间。到了清代康熙中期,新造地区为茭塘司所在地,置有南安炮台拱卫广州,因此江海门户、水运枢纽的地位尤为突出,后又成为番禺的县衙所在地,所以此处百姓自古以来举办龙舟活动也较其他地方更加集中,并逐步形成了五月初四趁龙船景的风俗。20世纪70年代末,“龙舟热”重燃,新造景又重新热闹起来,招景招赛活动纷纷重现。

  新造景龙舟赛活动一直进行至2001年,后来因发展需要,2002年起没有举办龙舟比赛活动。但新造景龙船应景、群众接景的热情并没有因此减少,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每逢农历五月初四,近百艘龙船齐聚新造江面,沿岸数万市民争相观看。

  数百年来,新造龙舟文化得到延续和传承,并逐渐凸显出本土特色。新造龙舟活动十分讲究传统习俗,分为筹备、起龙、采青、探亲(联谊、趁景)、谢龙、藏龙等六个环节。此外,还传承了其他龙舟礼仪文化,如龙舟的保养和维护、洗龙船水、吃龙船饭等。这种以族群式龙船会为主体的传承以及流传下来的本土龙舟特色风俗,形成了数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血液加入,让新造龙船景能代代传承,长盛不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广州文明导报 A8游龙趁景 文明薪火代代传 章程2025-06-23 2 2025年06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