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杨欣 通讯员苏佳瑜、张萌)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在黄埔区威力羽毛球馆上演。广州市东升医院ICU医生李国辉使用球馆配备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一条鲜活生命。
事发当晚,李国辉如往常一样在球馆运动。突然,一旁的球友孟先生毫无征兆地倒地,呼吸骤停、意识丧失。在ICU每日直面生死的工作经历,让李国辉的身体比思维更快做出反应——一个箭步冲上前跪地实施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每个动作精准规范,争分夺秒为生命续航。
球馆第一时间启用AED设备,李国辉熟练撕开电极片、精准粘贴,在设备提示下进行电击除颤,并持续开展心肺复苏。经过三轮紧张施救,孟先生终于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随后,李国辉将孟先生紧急送往医院,并嘱咐接诊医生为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肋骨完好无损。李国辉在持续高强度的按压施救过程中,既成功恢复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又避免了常规心肺复苏可能导致的肋骨骨折风险。经进一步治疗,目前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病情稳定。
在确认孟先生情况稳定后,李国辉才感到后怕:“毕竟不是在医院,没有完备的抢救设备和团队,万一操作失误……但我当时满脑子只有‘救人’,每天在ICU工作就是和死神抢时间,根本容不得多想。”
作为羽毛球爱好者,李国辉的私家车上一直存放着一台自购的AED。“我太清楚这台‘救命神器’的价值了,在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里,它就是重启生命的钥匙。”这次球场救援,还好球馆配备了AED设备,也成功验证了他“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坚持。
李国辉在球馆用AED成功施救的事件表明,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设备和普及急救技能是切实必要的。据统计,同时接受心肺复苏和AED救治的患者,生存率可达传统急救的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