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要闻

铁炮“疗伤”绝活惊艳全国

广州“南明铁炮保护”入选“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优秀项目”

卜松竹

本文字数:1254

  经过保护的南明铁炮成了多个展览的焦点。

  铁炮被发掘时的样子。

  经过保护后的铁炮显露出精美的纹饰与铭文。

  表面清理和除锈涉及多种技术,要与病害“斗智斗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6月7日,“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评会在北京举行,评出了“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十佳项目”和20个“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优秀项目”。其中,广东省博物馆“馆藏唐海兽葡萄铜镜等青铜藏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十佳”,广州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市市一大道出土南明铁炮保护项目”入选“优秀”。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独立承担的“广州市市一大道出土南明铁炮保护项目”入选“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优秀项目”。这是继“广州市小谷围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再次获评全国优秀。

  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19年8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市一大道翻修排水管时,在院内2014年发现的明城墙东北侧、临近城墙所在区域发现了一门铁炮。炮全长1.99米,口径0.25米,内径0.07米,尾径0.36米,表面锈蚀严重,纹饰模糊不清。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铁炮进行采集,并迅速开展保护工作。

  据介绍,当时这门炮表面被较厚的锈蚀层及硬结物严密覆盖,炮耳残缺,火口阻塞,锈蚀物局部还呈现瘤状物凸起状。广东沿海地区出土出水的铁炮大都腐蚀严重,这既源于铁器自身易腐蚀的特性,也与南方高温高湿、高盐度的海洋性环境密切相关。铁质文物保护一直是金属类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难点。由于出土后铁质文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继续腐蚀恶化,所以必须尽快确立合适的保护修复手段为它“疗伤”。

  针对铁炮具体的病害,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业团队对之开展了表面清理、除锈、脱盐、缓蚀、封护的本体保护工作,达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经保护后的铁炮可见精美的纹饰与铭文。铁炮铭文中有“弘光元年”(1645年)等信息。铁炮的铸造者“布政使晏”为1641年—1646年任广东盐法道佥事的晏清。这些信息实证这门炮不仅是现存南明铁炮中难得的精品,更是广州迄今发现的唯一的南明政权铁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修复后的铁炮亮相了多项重要展览。院方还创新策划了“我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修文物——为南明铁炮脱盐”公众考古活动,历时3年,累计报名人数逾千人次,很多普通人亲身参与到“动手修铁炮”的过程中。这门铁炮成了拉近大众亲近考古和文物保护的“明星”。

  表面清理和除锈:对于表层土锈和松动的附着物,可采用锉刀、手术刀、锤子等进行打磨、敲打去除;硬结物和瘤状物,则需要适当采用超声波洁牙机、小型打磨机等更精细的工具;更顽固的硬件物,需要用化学溶液先将之软化,再用机械方法去除;对于接近铁炮本体的腐蚀产物,更要在显微镜、放大镜下谨慎操作。

  脱盐:保护团队采用了纸浆脱盐法。潮湿纸浆中的水分渗入铁炮锈层孔洞内后,在毛细作用下,将可溶盐一点点“抽”出来,在纸浆表面结晶沉积。通过不断更换纸浆,盐分被逐渐清除。

  缓蚀:利用磷酸盐缓蚀剂与铁离子的化学作用,在铁炮表面生成一层以磷酸铁或磷酸盐铁为主要成分的致密保护膜。最后,对铁炮用微晶石蜡进行封护。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7铁炮“疗伤”绝活惊艳全国 卜松竹2025-06-12 2 2025年06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