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龙舟出圈 文旅出“粽”

付迎红、练洪洋

本文字数:823

  广言快评

  粽叶飘香氤氲未散,孩童笑语跃入耳畔。今年的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儿童节,双节邂逅,不仅给儿童带来快乐“全家桶”,也为城市假日经济注入“催化剂”。

  假日经济,观察社会消费活力之窗。双节叠加,火爆的消费景象、澎湃的消费潜力,恰是检测大众消费信心、城市经济成色的“试纸”。各地龙舟竞渡盛况夺目,河面锣鼓声、击水声不绝于耳,岸边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天河路商圈、北京路商圈等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广州塔、长隆旅游度假区等热门景区的亲子主题活动人声鼎沸、人气爆棚……一个个火热的“名场面”,再次印证了广州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

  随着居民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一招鲜”很难再长久“吃遍天”,唯有充分把握消费趋势、做好融合创新,才能持续做好假日消费这篇大文章。今年端午假期,各大文旅单位、旅游景区都在比创新、赛创意,“花式”宠客,不遗余力。如广州“龙船饭”公开售卖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强势出圈;公交集团客轮公司打造“长安的荔枝”古风主题航班,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这意味着,围绕文旅消费供给的多样性、丰富性,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和竞争力的文旅新场景、新产品,已经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的新路径、新动能。

  立足自身优势,深耕下沉市场,正在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增长极。广州各大乡村与近郊景区亦准备了丰盛的文旅大餐——在从化,部分民宿推出包粽子、观赏茶艺表演、非遗香道表演等特色活动,深受亲子游客欢迎;在花都,部分民宿推出漆扇、风车彩绘、植物拓印等体验活动,让游客度过充满文化韵味与自然野趣的端午假期。放眼未来,“城市中心”向“城乡互补”转变的消费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立足区域特色和人文积淀,不断打造高附加值项目,文旅消费便有了汩汩活水。

  万千游客出行的欢笑声,便是提振文旅消费市场信心的最强音。千方百计做强做优做大文旅事业,想方设法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一艘艘承载着文化韵味和经济活力的龙舟,必将托举着广州这座城市继续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广州日报评论员付迎红、练洪洋)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头版 A1龙舟出圈 文旅出“粽” 付迎红、练洪洋2025-06-02 2 2025年06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