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中职毕业生升学率约为65%,学生成才通道不断拓宽。在此背景下,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为高职和本科输送优质生源,成为各所学校办学的方向。在今年的招生季中,各类瞄准升学的特色班十分吸睛。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班型?这需要考生和家长对自身做准确评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俊
三二分段值得450分—550分考生重点考虑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是广东试点多年、十分成熟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和对应中职学校共同制定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录取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以“三二分段试点班”的名义单独编班,先在中职学校就读3年,通过转段考核且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进入对口高职院校对应专业学习2年,可取得中职学校毕业证书和高职院校大专毕业证书。目前,各家推出的三二分段招生计划基本占到总招生计划的50%以上,且基本实现专业全覆盖,合作的高职质量逐年向好。
增城职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蒋鼎新等业内人士表示,学校2024年三二分段第一次投档时最低分多为控制线422分,但补录最低分会上浮80分左右。许多人没能“上车”,最终只能参加中职普通三年制的录取。这已经是近年来的一个“常态”。为何如此?他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成绩处于“临界线”的人希望先在第三批次冲普高,而没有在第一批次填报三二分段,等到冲刺失败后才扎堆参加三二分段补录,此时招生计划已剩余不多。
多位受访老师表示,三二分段值得450分—550分的考生认真考虑,部分三二分段热门专业录取分数往往也要600分左右。“我们对接的多所高职院校在夏季高考招生的投档线都是在本科线附近,你经过3年普高学习还不一定能考上。这些学位性价比很高,我建议中考生提前锁定,而且未来还可继续参加‘3+证书’考试冲本科。”据记者统计,今年春季高考考取本科的中职生中,就有相当比例来自三二分段班。
中高企长学制录取分数线或继续走高
广州自2024年起开展中高企长学制试点,在原来中职对接高职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加入了龙头企业这一重要的办学力量。三方协同深度参与育人全过程,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中、高职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或企业认证,学生经过5年校企联合培养,获得全日制大专文凭,将来很可能进入合作企业工作。中高企长学制在第一批次“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中面向全市招生,应届初中毕业生方可填报。
今年广州中高企长学制试点从2所学校拓展至9所学校。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装配式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中药专业,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食品加工工艺专业,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开设了中高企长学制,总招生计划为580人。
学校方面称,由于兼顾学历和技能,该特色班型被视为“三二分段班”和“订单班”的结合,无疑会更“吃香”,其投档最低分会比三二分段高。今年的热度会否持续升温仍有待观察。
中本贯通班首年即火爆?
今年,广东首次开展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贯通培养改革试点。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接广州航海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各招生20人,在第一批次面向全市招生。中本贯通学制为7年,学生前3年在中职学习,通过转段考核后进入对口本科高校完成4年学业,最终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这实则为中职生直通本科另辟蹊径。
按照目前规则,中本贯通可填报2个学校志愿,每校只有1个专业,在中职三二分段前录取,录取最低控制线为普通高中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去年为622分)。上述试点校的招生负责人反馈,在招生咨询中,中本贯通的确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招生计划不多也让有些人不敢报考,就中本贯通质量来说,650分以上完成录取才是比较合理的局面。
建议精准定位报考层次
除此之外,艺术、体育类特色班、冲本创新班、冲本实验班甚至中职与海外本科院校合作的班型等在各学校陆续出现,纷纷瞄准本科升学。学生如何进入这些特色班型?据知,一般都是填报中职普通三年制专业志愿,被录取后再通过校内择优分班,建议在中考出分后就有关程序咨询校方。
另外,经过一年试点,在第四批次招生的综合高中规模扩大,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等试点校将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集结更强师资投入特色班型,以助力学子发挥自身优势,在普高这条赛道上进行差异化竞争,更好地考入理想大学。
综合记者向各校了解到的信息,有意向报读中职各类特色班的学生需提前做好多重准备:首先,应精准定位报考层次,结合自身模考成绩,根据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科学评估;其次,要建立动态备选方案,例如在冲刺三二分段王牌专业的同时,选择1—2个录取线相对较低的特色专业作为保底;最后是牢牢把握前面批次第一志愿填报的机会,也不忘填报第四批次中职其他专业志愿,尽量选择“服从调剂”,增加被学校志愿投档录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