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个人信息保护如何跳出“猫鼠游戏”

金歆

本文字数:771

  孩子出生没几天,就接到拍摄婴儿百天照的推销电话;刚下单订购一本书,就有人致电推销会员权益套餐……如今,不少人可能都有这种感受:个人信息泄露防不胜防,速度之快令人吃惊。

  近年来,尤其是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以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伴随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点有所增加,治理难度不断加大。

  当前,个人信息保护的难点,已从明面上的权益侵害转向更隐蔽的技术滥用。个人信息的不当收集、非法使用,往往和新兴业务或服务方式相关联。比如,某知名餐饮企业的扫码点餐系统,强制用户关注公众号并诱导填写手机号、生日等非必要信息,将数据用于精准营销;某品牌智能手表在未明确提示用户的情况下,高频次采集位置信息,形成用户行为画像。

  在大数据时代,消费者比以往更多地面临个人信息大量授权使用与安全保障不足的境况。面对这一新形势、新情况,要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强化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于一些屡禁不止的突出问题,除了开展各种专项行动重拳出击,还要强化协同执法机制,防范一些违规主体利用监管缝隙“打游击”。对于那些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还要加大制度供给,不断细化规则,尽量减少监管盲区,把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进一步提升治理的主动性,还要想办法从源头上堵住漏洞,更好利用新技术帮助解决新问题。例如,某应用推出新功能,允许用户一键回溯历史授权并撤销个人信息;某电商平台采用“隐私计算”技术,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对相关平台等个人信息使用者加强引导,督促它们主动作为,以事前预防取代事后补救,将个人信息保护内化为产品“基因”,才能让监管跳出“猫鼠游戏”的怪圈。

  保障个人信息权益,是数字时代的必答题。找准发展与安全的平衡点,构建规则兜底、技术赋能、社会共治的立体化治理体系,我们的数字生活必将实现便捷与安全的统一。

  (摘自《人民日报》 作者:金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个人信息保护如何跳出“猫鼠游戏” 金歆2025-05-29 2 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