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江轩
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广东重磅发布文化产业六个领域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提出87条政策举措,推动新一轮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影视领域,江门市委宣传部迅速发布《落实〈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28条政策措施,加快推动江门影视产业繁荣发展。
据了解,江门是大湾区影视资源的“富矿地”,是大湾区影视制作的“梦工场”。《狂飙》《让子弹飞》《误杀2》《一代宗师》等影视作品都曾在此取景。《意见》明确,江门将全域提供影视协拍一站式服务,设立影视协拍服务热线0750-3272521,8小时内完成线上影视拍摄备案资料审核。
全流程服务 8小时极速备案
近年来,随着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吸引影视项目落地。江门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众多影视剧组的青睐之地。然而,影视拍摄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如何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成为江门影视产业发展的关键。
为了让剧组“来即能拍”成为行业新标配,江门市在影视服务方面下足了功夫。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江门将完善“一库一平台一机构”,健全影视资源数据库,设立公益性市级影视服务综合平台,构建“1+7+N”影视服务机构——即1个市级影视服务中心、7个县级服务中心、N个拍摄服务孵化中心——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域落地服务。
在影视拍摄备案方面,江门市更是展现出了高效的行动力。设立影视协拍服务热线,8小时内完成线上影视拍摄备案资料审核,缩短了剧组的筹备时间,提高了拍摄效率。
此外,江门市还将加大影视版权保护宣传力度,指导电影院加强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依法及时查处院线电影盗录等版权案件,为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打造影视产业小镇
除了优化服务流程,江门市还在影视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特色打造上进行了规划。
《意见》提出,培育台山—开平影视产业示范带,依托台山梅家大院、台城历史街区、冈宁影视城、川岛,开平赤坎华侨古镇、塘口空间、蚬冈旧圩、自力村、马降龙村等现有热门影视取景地,建设台山—开平碉楼古街、滨海风光影视产业示范带,推动台山水步镇建设“影视产业小镇”、开平塘口镇建设“影视(短剧)孵化中心”。
通过打造影视产业示范带和影视产业小镇,江门市将进一步整合影视资源,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影视产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资金扶持+人才培养 激发产业活力
为了激发影视产业的活力,江门市还在资金扶持和人才培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江门将积极争取把本地影视项目列入省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作品创作选题库,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探索建立影视剧组在江门拍摄的成本返还机制和奖励机制,通过场地租金、食宿费用、群演费用享受折扣优惠的方式实现返还机制,视影片播映效果争取市、县两级宣传文化专项资金给予适当奖励。
江门也鼓励各县(市、区)出台影视产业落地优惠措施,探索建立以奖代补、消费优惠等方式,为影视公司、影视制片基地、影视剧组落地,影视人才扎根创作等提供尽可能多的优惠措施,吸引外地有影响力的影视公司来江门设立分公司、华侨华人来江门开设影视工作室。
在人才培养方面,江门市将搭建影视人才培养通道,支持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影视类相关学科建设,积极推动高校与影视机构开展多类型、多模式影视人才培养合作。支持蓬江、江海、新会建设主管部门、影视机构与高校三方共建影视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训练营等,扶持青年影视初创项目孵化开发,鼓励相关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型、应用型职业教育。
此外,江门市还在全省率先成立“中国侨都网络文学+短剧创作孵化中心”,建设培训中心、产业学院,打造侨乡故事IP,孵化一批优秀的侨乡文化短剧剧本、短剧创作人才以及短剧作品,利用侨乡优势,打通短剧出海渠道,助力中国故事、侨乡故事传播。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优化江门市的影视产业生态,吸引更多的影视资源汇聚江门,推动江门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江门将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基地,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