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要闻

他为外国游客破译传统文化“密码”

问:石榴、铜钱为什么反复出现? 答: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罗磊

本文字数:1564

  曹万龙带队游览广州。 受访者供图

  我们是冠军!22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磊

  近期,广州资深导游曹万龙迎来上半年最忙碌的时段。4月中旬,曹万龙刚完成接待第137届广交会及“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的入境客商。随后,他带团前往马达加斯加、法属留尼汪、毛里求斯、塞舌尔。5月,曹万龙完成多项入境游重要接待后,于5月16日再次启程前往非洲,这次目的地是津巴布韦、赞比亚、博茨瓦纳、纳米比亚。

  接待入境国际客人,曹万龙切实讲好中国故事;带队出境走四方,展示中国文明旅游形象。“走出去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境外的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入境接待时更能贴近国际游客的需求。”

  在忙碌的入境游及出境游双向工作中,曹万龙勤于学习,乐于探索,观察力越来越敏锐,与国际游客的共鸣越来越多。他还深深感受到,广州的城市魅力对外国人的“磁场”越来越强:他们爱珠江夜游、粤菜茶点,并在广州买买买……

  带外宾体验消费潮流

  近年来,曹万龙一直致力于向外国人推介粤式生活。他曾将长期生活工作在广州和周边地区的外籍人士组织起来,体验传统文化,制作传统美食。“跟他们一起做月饼、竹升面;在大师的指导下学习画国画、做中国结等,这些项目都很受外国朋友欢迎。”

  粤式生活,古典又新潮,要针对不同客人,展示多彩岭南。曹万龙介绍,印度客人喜欢看广州现代化建设成就,他们在珠江夜游时,会对广州城市建设发出惊叹;波兰的客人更加喜欢广州的本土文化,例如岭南建筑等。“团队节奏也由传统单一的游览变为游览与深入体验相结合,让外国游客沉浸式领略并体验到传统美食以及岭南文化的魅力。”

  曹万龙发现,广州人习以为常的场景,往往是国际游客的关注点。“随着签证政策越来越便利,现在的入境游客越来越年轻了。”这部分群体对于广州的科技和时尚比较敏感。

  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如何得到他们的认可?曹万龙认为,在服务过程中一定要通过行程安排和讲解,让外宾感受本地最前沿、最潮流的消费潮流。他发现,2024年外国游客抵穗后喜欢买衣服、纪念品,同时还会对马路上行驶的各色新能源车感兴趣。“不少国际游客在商场购物时,往往都喜欢进汽车展厅看看,体验新能源汽车。”今年,国际游客的关注点又有新变化。“传统手信,还有科技产品如大疆无人机及口袋云台相机等。潮玩也成为热门,有外宾拿着代购清单批量采购,一次性买下全系列盲盒带回家当节日礼物。”

  雕刻里藏着“好彩头”

  与国际游客的双向思想碰撞,让人印象深刻。一位来自法国的游客指着陈家祠墙壁上雕刻的石榴、蝙蝠和铜钱图案,满脸困惑地问:“这些图案看起来很精美,但为什么反复出现?它们只是装饰,还是有特别的意义?这和西方建筑中的符号是一样的作用吗?”

  曹万龙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您的观察力太棒了!这些图案可不是随意装饰,它们就像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每一个都藏着吉祥寓意。比如这个石榴,在中文里,石榴多籽,‘籽’和‘子’发音相同,寓意‘多子多福’;蝙蝠的‘蝠’和‘福’同音,五只蝙蝠围成一圈,叫‘五福临门’;铜钱象征财富,中间的方孔代表‘天圆地方’。”

  接着,曹万龙拿出手机展示东西方建筑装饰对比图:“西方建筑常通过雕塑、彩绘讲述故事,传递理念和思想;而中国传统建筑更擅长用谐音、象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陈家祠的这些雕刻,既是艺术,也是岭南人‘图个好彩头’的生活智慧。比如这个‘鲤鱼跃龙门’的雕刻,它不仅展现精湛技艺,更寄托着古人希望子孙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心愿,这和西方常说的‘抓住机遇’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入境游从业者的进阶之路,在于将专业深耕与创新表达有机统一。在讲解中山纪念堂、陈家祠前,曹万龙会通过多元途径深入研究,挖掘背后故事。面对国际旅客,他采用多种方法助力理解。通过文化类比,将中山纪念堂与华盛顿纪念堂、陈家祠装饰艺术与西方巴洛克风格类比;运用故事化讲解,讲述孙中山与中山纪念堂、陈家祠建造的趣闻。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5他为外国游客破译传统文化“密码” 罗磊2025-05-26 2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