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丁雄)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4日下午,他搭乘航班返回广州。广州市文明办、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代表齐聚白云国际机场,以鲜花和掌声迎接这位为国家建筑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楷模。
作为我国建筑界的领军人物,何镜堂深耕建筑设计领域几十载,主持设计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以及广州海心桥、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等岭南文化地标,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创作体系。其作品以“两观三性”理念传递人文精神与时代价值。此次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是对其“敬业奉献”精神的高度认可。
在随后的媒体见面会上,何镜堂深情表示:“表彰大会上,有些人身体受伤了上台,还有些人牺牲了,家人过来领奖,听下来让人流泪。”他认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所在,“感谢国家的培养,感谢时代给我这样一种机遇,因为我起步比较晚,所以真正等着这个机会后就努力奋斗,没有奋斗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荣誉更属于整个团队。”
何镜堂已87岁高龄,但依然活跃在教育和建筑事业一线。当谈及一路走来支持自己的最大动力时,他坦言:“没有喜欢很难坚持下来。”他回想起自己中学时期喜爱绘画,在他人的建议下选择了建筑专业,从此开启了与建筑设计相伴的一生。“我之所以能够坚持到这么大年纪,一直搞建筑,既是一种爱好,又感觉到这是国家的需要。”
何镜堂提到自己多年来培养学生的经历。“当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后来担任建筑学院院长多年,我们一直在坚持探索正确的创作道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建筑人才。”他表示,“许多我曾经带过的学生已经开始教他们自己的学生,看着一批批学生从青涩走向成熟,成为建筑领域的栋梁之材,这是我最欣慰的事情。”
他还表示,希望尽自己所能推动建筑大学科发展,整合专业资源共同努力探索岭南地区的建筑人才培养道路,做出更多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