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化周刊

“跟着文化名人游广州”第三期

粤语读古诗为啥好听
清代大儒陈澧这样说

陆漪蔚

本文字数:329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泽彬摄
  海报制作:涂晓彬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陆漪蔚 实习生 吴芷柔)“跟着文化名人游广州”系列视频由广州日报文体新闻部特别策划推出,发掘岭南文化名人与广州的故事,带大家一起沿着先贤的足迹畅游广州。

  第三期我们跟随“东南大儒”陈澧的足迹来到越秀山。陈澧是晚清学术集大成的人物,以其号“东塾”得名的“东塾学派”,成为清末学术主流。这位学术大家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除赴京赶考外,一生几乎都在广州度过。

  陈澧是学者、教育家,他为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两所书院——学海堂、菊坡精舍,都建在越秀山南麓。陈澧在广州方言的研究上也有建树,在著作中阐述了广州方言与隋唐音韵的关系。他的卓越智慧和才识使日益璀璨的岭南文化大放异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文化周刊 A8粤语读古诗为啥好听
清代大儒陈澧这样说
陆漪蔚2025-05-24 2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