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嘉晖 通讯员 穗体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泽彬
昨天,广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市运会)在天河体育馆开幕。这是在全运会大背景下举办的一次青少年体育盛会,进一步深化了体教融合,也为广州体育夯实了青训根基。通过市运会检验、成长起来的奥运冠军杨景辉、世界冠军蔡琪子亮相开幕式,他们不约而同寄语青少年在市运会的舞台上心怀梦想、展示自我、逐梦未来。
广州人钟爱运动的舞台
本届市运会设41个大项、1069个小项,新增花样滑冰、速度轮滑、滑板、冰球等10个项目,并邀请多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执裁,来自广州11个区的约2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截至5月18日,本届市运会已有32个大项结束了比赛,剩余9个大项将安排在6月至7月有序完赛。闭幕式计划于7月下旬举行。
广州人钟爱体育运动由来已久,不少家长陪孩子参加了本届市运会的开幕式,这项有着75年历史的传统体育赛事在广州人的生活和记忆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
1950年10月14日,广州市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在越秀山体育场举行,这是广州市运会的雏形。1950年至1989年,共举办了10届广州市运动会,成为广州人钟爱体育运动的见证和舞台。
1993年,广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改革竞赛制度,分为职工运动会和青少年运动会,通过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会推动校园体育的开展、发掘和选拔人才,赋予了这项赛事全新的内涵。
2014年,广州市共10383名运动员参加了第十六届市运会,就参赛规模而言,赛事已比肩夏季奥运会了,其重要性得到彰显。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熟知的很多广州体育明星都曾在市运会上得到历练。比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举重冠军陈伟强参加过1974年第六届市运会,奥运冠军杨景辉和世界冠军蔡琪子曾两度征战市运会,这项比赛成为他们迈向世界舞台的起点。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四年一届的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会是广州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青少年体育盛会,是展现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舞台。广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全面践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以“激扬青春,喜迎全运”为主题,为广州体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谱写体育新篇章。
2024年,广州市青少年注册运动员近6.6万人,较2010年增长超300%。
穗港澳童子军同场竞技
今年11月9日,十五运会开幕式将在广州举行,广州承担着重要大型体育活动和竞赛组织的重任。本届市运会将穗港澳三地的青少年团结在一起,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是为十五运会预热、营造良好氛围的应有之义。
在开幕式展演压轴部分的《中华体育精神颂》《歌曲联唱》表演环节中,奥运冠军杨景辉、世界冠军蔡琪子携手裁判员、运动员和港澳学生代表登台献唱,广州市11个区以及港澳地区共12个方阵约200名学生同台演出,轮番上演粤剧、舞蹈、花式跳绳、蹦床操、舞龙舞狮、啦啦操等精彩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值得一提的是,多位在穗居住、就读的港澳学子也参加了本届市运会的比赛,他们同场竞技,共享参赛的喜悦,展示了穗港澳团结奋进的姿态。
广州市青少年运动会是展现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舞台,也是展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广州人民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为广州体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谱写体育新篇章。
奥运冠军寄语广州小将
如何呈现一场市民运动会的开幕式?组委会将市运会与即将举行的十五运会有机结合。
雅典奥运会跳水冠军杨景辉曾代表越秀区参加了1993年第十一届市运会和1997年第十二届市运会,从一名懵懂少年成长为奥运冠军,他站上开幕式舞台感慨良多,“第十二届市运会让我记忆深刻,因为我获得的金牌比较多(3枚),作为运动员,我很想为培养我的(越秀)区拿奖;也很想展现自己的风采。市运会是广州选手非常重要的竞技平台,省队选苗子也是通过市运会。”
说起本届市运会,杨景辉表示可以用规模空前来形容,“参赛人数和项目设置非常多,我们那个年代还没有冰雪项目,现在市运会已经有了,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杨景辉说,不管是赛事组织,还是开幕式的效果,本届市运会都有了质的飞跃,“市运会的氛围可以说比肩全运会了,很多青少年和家长都非常喜欢,看完开幕式赞叹不已。”
有趣的是,在开幕式上,杨景辉还现场“献艺”演唱了歌曲,他透露,“其实这不是我的专长,所以还是会紧张的,这两天一直在彩排,希望大家能满意吧。”
蹦床世界冠军蔡琪子表示,自己的第一次市运会之旅是以失败告终的,如今作为冠军站在这里给大家鼓劲,非常荣幸。“小时候看到那些冠军哥哥姐姐,就萌生了要成为冠军的念头,今天我希望以冠军的身份激励孩子们,希望他们坚持梦想,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值得一提的是,蔡琪子透露,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市运会开幕式,“小时候没有参加过开幕式,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今年十五运会和市运会主题融合在一起,既能给青少年加油鼓劲,又能营造一种氛围,欢迎来自全国的运动员来广州,感受我们广州的美。”
国际级裁判亮相市运会
今年4月,本届市运会首个比赛项目武术套路在南沙体育馆开幕,此后一个多月,每个周末都是青少年大显身手的高光时刻。传统体育强区荔湾、海珠、越秀、番禺在比赛中表现抢眼,展示了厚重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市运会组委会紧扣“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的工作主线,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致力于将本届市运会办成一个彰显湾区特色、科技赋能和青春活力的体育盛会。
本届市运会冰球比赛设在天河区商圈举行,聚集人流,拉动消费;赛艇皮划艇等水上项目在增城亚运龙舟赛场举办,节约办赛经费,锻炼了增城区的办赛队伍。
另外,本届市运会有两个项目作为十五运会的测试赛同步举行,一个是攀岩,另一个是水球,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锻炼办赛团队、完善办赛流程,这也为其他赛区和项目提供了范例。
据介绍,本届市运会所有比赛项目的裁判长都是国家级以上的裁判,这在市级比赛中并不多见,值得一提的是,冰球项目有6名国际级裁判现场执裁,级别高、数量多,也是非常可喜的。
另外,科技赋能也是本届市运会的一大特点。比如,田径、游泳项目的赛道和电子计时系统都是最专业的,特别是田径比赛在刚刚承办过世界田联接力赛的天河体育中心举行,让参赛选手大呼“高级”“过瘾”。
还有让市运会小将想不到的是,包括谢思埸、张雁全在内的多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亮相市运会,为孩子加油鼓劲、为获奖选手颁奖,他们的出现也成为市运会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