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都市新闻

“便便疗法”能攻克肠炎?

专家:单纯的粪菌移植治疗不可取​

徐依励、任珊珊

本文字数:1185

  炎症性肠病英文简称IBD:分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尚无法治愈,常见症状有腹泻、腹痛、体重下降、便血等,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依励、任珊珊 通讯员简文杨、乐虞莹、戴希安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为了提高公众对IBD的认知,让IBD患者坚定对抗疾病的信心,5月17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广州日报健康有约联合举办“世界IBD日”名医大讲堂暨守真讲堂,这也是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连续第五年携手中山六院举行世界IBD日科普活动。

  粪菌移植、干细胞治疗?专家详解新疗法应用

  中山六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一区主任郅敏教授指出,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供体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肠道内,以改变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目前能用于治疗肠道菌群紊乱、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等,以及对难治性IBD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并不绝对和万能。“IBD的发病与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调整肠道微生态需要与调整免疫系统相结合,单纯的粪菌移植治疗并不可取,希望病友们不要走入这样的误区。IBD患者一定是要在规范的确诊、规范的随访以及规范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粪菌移植,才可能会出现1+1>2的疗效。”

  部分克罗恩病患者首发症状并非出现在肠道,而是肛周病变,其中以肛瘘最为常见。IBD患者肛瘘的治疗需要内科和外科合力:手术治疗打好基础,为后续的药物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山六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万星阳指出,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来源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等,当患者不处于肛瘘活动期,希望有更好的肛门功能,可以尝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不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不代表这是百分百治愈IBD肛周病变的手段,目前还是以传统方法为主流。

  IBD的确诊和治疗都是“持久战”

  “确诊了IBD,感觉自己的人生被按下了暂停键,不知何去何从。”这或许是很多患者的真实感受。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六院消化内科一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敏表示IBD的确诊和治疗都是“持久战”,如何调整好心态是关键。“很多病友常跟我说,‘医生,每次做肠镜要喝好多泻药,我觉得很痛苦’。只有拿到肠镜数据等客观资料,医生才能全面评估病情,提出指向性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是重要的牌,在必要时‘出击’,能扭转局面。”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秦启元介绍,外科手术有助于缓解症状、阻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有纤维化、肠狭窄等回肠部病变的克罗恩病患者来说,为避免肠梗阻的发生,经医生评估可能需要切除部分肠道后重建,这样才能帮助患者重新顺利进食、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为内科的后续治疗“铺路”。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都市新闻 A9“便便疗法”能攻克肠炎? 徐依励、任珊珊2025-05-19 2 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