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广州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评估报告

南沙湿地黑脸琵鹭数量创新高

杜娟

本文字数:732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杜娟)广州作为全球34个生物热点地区之一,良好的自然本底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来临之际,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昨日发布《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评估报告(2025年)》,对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情况实施评估,全面梳理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展。报告显示,2024年,广州市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取得新突破,观测到黑脸琵鹭91只,数量创历史新高。

  千年花城广州,北枕青山叠翠,南拥碧波万顷,城中水网如织,山海城田交融共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构建起“北部生态屏障—中部人居典范—南部滨海明珠”的三维保护网络,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2024年,广州市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取得新突破。水鸟数量逐年增加,海珠湿地新增鸟类7种,南沙湿地观测到黑脸琵鹭91只,数量创历史新高。中华穿山甲在从化吕田多处被监测到,赤麂、棉凫等濒危物种重现城市绿地。

  在制度保障方面,广州将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目标纳入《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工作方案》,凝聚全市力量打造“广州样板”。广州锚定“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建设目标,以生态韧性筑基工程为抓手,系统实施生物多样性就地迁地保护行动。重点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完善,着力构建就地保育—迁地复壮—种质存续野外回归的珍稀物种保护体系。

  海珠湿地作为全球唯一位于超大城市中轴线上的国家湿地公园,荣获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这里栖息着维管束植物835种,鸟类201种(其中2024年新增鸟类7种)、昆虫类832种、两栖类8种、 爬行类22种、哺乳类10种、鱼类64种、底栖动物67种;湿地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Ⅲ类。2024年,海珠湿地探索国家湿地公园创先模式被中国湿地教育CEPA评为典型案例。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头版 A1南沙湿地黑脸琵鹭数量创新高 杜娟2025-05-19 2 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