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

“学霸老赵”:高考分数破纪录

满分800分 广州全盲考生赵家和考了710分

林琳、苏赞

本文字数:2388

  赵家和与班主任丁威合影。

  赵家和在熟悉的跑道上奔跑。

  扫码看视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琳、苏赞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在广州市启明学校(以下简称“启明学校”),全盲学生赵家和一直被老师学生们称为“老赵”。5月12日,老赵带着妈妈回到阔别一个月的广州市启明学校。阳光充沛的校园里,视障孩子们正在上课、学骑单车、学打棒球,老赵带着浅浅的微笑,笔直地走在盲道上,穿过阳光斑驳的走廊,前行无碍。

  日前,老赵收到了视障学子的高考——全国单考单招联考成绩:满分800分,他考了710分,破了启明学校的历史纪录,在全国也是一个突破性的成绩。老赵是后天失明,五年级来到启明学校,母亲也是一位盲人,和他相依为命。

  广州日报记者走进启明学校,了解赵家和的“学霸”故事以及“高中—大学”衔接的社会支持。

  “我们的路其实很坎坷,但是我们笑着面对”

  从小学5年级来到启明学校,他还是“赵家和”,六年级就变成了“老赵”。“因为他非常稳重、持重,又是学霸,高中每一次考试都是全级第一,还乐意教人。”高中部级长丁娟说。得知高分后,老赵第一时间的反应依然镇定自若:“考试的结果只是检测过去学习的结果,但不代表这是衡量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

  在老赵妈妈眼中,儿子就是一个这么淡定、清醒的人。“我问他怎么很久不跟我说心里话了,他总说‘我的青春期还没过呢’。”老赵妈妈笑着说,“我们都看不见,但我可比他开朗外向多了。”

  一路走来,与全盲妈妈互相扶持,积极、独立的妈妈是老赵的榜样,如今,老赵成为更多视障学弟学妹的榜样。老赵用比大部分同龄人都沉着、内敛的语气说:“现在走的路是我自己想要选择的,我就好好把它走下去。”

  “他的成绩出来后,我超级开心,但也很为他心疼。”即使到今天,家和已经走出年幼失明的阴霾,家和妈妈心里最惦记的仍是10岁时的儿子——因为眼睛视网膜脱落失去视力的家和离开了江门、离开了普通学校,一个人来到启明学校。她可以想象孩子经历过怎样的艰难才能克服如此巨大的困难,也可以想象老师们给予了多大的支持,他才能茁壮成长。

  开朗的家和妈妈对人生看得很通透:“我们的路其实很坎坷,但是我们笑着面对。我经常跟他说,我们也能上学,也能拥有一份工作,能获得薪水,也能活出精彩,我们看不见不一定就比别人差。只要不后悔,如何选择我都会支持,因为人生是他自己的。”

  “他心里是稳的,有一股信念在”

  没有人不赞赏家和心性的坚韧,以及作出选择的坚定和执着——这首先体现在选择参加单考单招上。

  “单考单招”是为残障学生设置的大学招生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全国只有几所被授权的高校为残障学生开设特定专业,通过自主考试单独招生。单考单招一般比普通高考提前2个月进行且于5月放榜。单考单招和普通高考,残障学生只能二选一,但单考单招的专业只有针推、音乐和心理学。今年,全国300多名视障学生参加单考单招考试,是历年最多的一次,竞争尤为激烈。

  家和的班主任丁威是富有带领高考班经验的老师,她在高一时接手家和的班级,就跟同学们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为了求稳,全部选择单考单招。作为把自己焊在“榜首”上的家和,也一早下定决心,选择了针灸推拿方向。

  他承认,一部分原因是妈妈就从事这个行业,影响了自己。在他刚失明的一段时间里,他跟着妈妈到按摩店,认识了许多视障朋友,并开始学习盲文。这一段日子,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另一部分原因,是他认为针灸推拿是一门实在的专业,可以直接帮助到他人。

  而丁威明白,这个懂事的少年深深知道生活不易和妈妈的艰辛,希望尽快学会技术,尽快就业,接下养家的重担。

  “稳”“让人放心”“行动力强”是丁威对家和的评价:“他的目标非常明确,而且一旦确定目标,行动力就很强。这一次能以710分的高分成为全国视障学生的一个很大亮点,就展现了他学习上的积极性和行动力,以及对自我的掌控力。”

  她透露了小秘密,这一次为家和送考时,她问家和“今年是不是轮到我们学校大放异彩了”,家和很羞涩地笑了一下,“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他心里是稳的,有一股信念在,他的高分是意料之中的。”

  “他们打破了我们对视障考生的传统认知”

  “其实学校配备了全学科的师资、设备支持,只要视障学生有这种信念和内驱力,在他们所在的这一个系统里,他们可以走得更好。”丁威说,除了家和,今年还有8位非常出色的普通高中学生,都考上了心仪的本科学校,尤其是唯一一名考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刘毅同学,语数外三科总分450分,他考了361分,得分率很高,“更重要的不是他们考出高分,而是他们打破了我们对视障考生的传统认知。”

  据丁娟介绍,长春大学今年通过残疾人单考单招面向视障学生新增了汉语言文学和计算机专业,打破了视障学生只能考取针灸推拿专业的陈旧认知,拓宽了视障学生学习的专业路径,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证明政府和高校都开始关注到了视障群体专业面窄的问题,为视障考生提供了很多合理便利:“相信越来越多的高校和适合的专业会面向视障学生,这对于不适合针灸推拿的视障人士来说是一大利好。”

  近两年来,广州日报新花城民生频道陆续跟进启明学校视障学生的高考情况,并跟进他们的升学和大学无障碍生活,发现尽管他们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包括文化课的学习、定向行走能力、心理素质培养,但是从一个包容、支持的学校到没有“围墙”的大学和社会,需要一个衔接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除了要学会在校园之外行走、搭乘交通工具和其他生活技能外,还需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记者了解到,此前毕业的视障学生中,部分会在高中毕业的暑假申请参加公益机构金盲杖开设的“预科班”,学习上述的能力,并学习融入社会,但路途遥远,而且该公益机构对全国开放的数十个名额颇为珍贵。广州本土的公益机构是否可能提供类似的“高中—大学”衔接培训班,支持即将走入大学校园的视障准大学生?已经顺利融入社会的视障前辈,能否为准大学生们构建一个机制清晰、持续、稳定的支持网络?广州日报新花城民生频道希望能链接本土相关资源,推动解决方案的形成和落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4“学霸老赵”:高考分数破纪录 林琳、苏赞2025-05-17 2 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