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要闻

减重不能盲目“饿肚子”

2025年“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广州站启动仪式举行 专家团队现场支招体重管理

伍仞、周洁莹、翁淑贤、何雪华、张青梅、吴婉虹、任珊珊

本文字数:2507

  昨天,2025年“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广州站启动仪式在广州报业文化中心举行。主办方供图

  昨日,在广州报业文化中心活动现场,养生茶饮受热捧。主办方供图

  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蘅、任珊珊、伍仞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周洁莹、翁淑贤、何雪华、张青梅、吴婉虹、任珊珊 实习生黄懿旻 通讯员穗卫健宣、徐心怡、刘琪莎、张灿城、陈佳佳、陈凌、许咏怡

  都市白领常见的“压力胖”,中医有何妙招?如果学生把喝奶茶当作一种“社交模式”,该怎么化解?

  昨天,2025年“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广州站启动仪式在广州报业文化中心举行。该活动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主办,安利纽崔莱作为公益支持。广州日报健康有约邀请广东省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医院专家团队现场支招体重管理。

  多方携手 共话体重管理

  今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15个部门发起的“体重管理年”,这一行动以科学管理体重为切入点,倡导全社会树立“健康饮食、积极运动、规律作息”的生活方式。“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广州站今年围绕体重管理策划系列科普宣传及线下活动,通过权威、科学、生动的方式,向广大市民普及健康知识,传递健康理念,助力广大市民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

  启动仪式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专职局长张屹介绍,近年来,广州持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动“健康科普‘五进’”行动,覆盖全市社区、学校、企业等;创造良好卫生环境,完善体能锻炼基础设施,全面推广“居民健康素养66条”,努力营造健康广州氛围,不断提升市民健康意识。她表示,卫健部门将与教育、体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紧密联动,推动健康政策融入校园课程、公共设施规划等,并期待媒体继续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科学健康知识;鼓励医疗机构、社区工作者深入基层,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健康不仅是个人责任,更是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希望每位市民从‘管好体重’做起,积极参与运动、合理搭配膳食,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广报旗下垂直领域媒体融合改革的尖兵,健康有约在省内最早建立起健康领域的全媒体传播模式,近年来在健康传播、科普教育上锐意创新,通过报纸版面、移动端、户外媒体等多种渠道,让科学、权威、实用的健康知识传遍了千家万户,一系列具有传播力、影响力的融媒体产品,为讲好健康广州、健康广东、健康中国的故事贡献了主流媒体的力量。广州日报将继续发挥党媒的桥梁作用、整合链接多方力量,共同精进健康传播水平,共建共享健康广州。

  “在健康中国的壮阔征程中,企业既是参与者,更是建设者。”安利(中国)总部公共事务副总裁赖伟民表示,广州市不断加强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包括强化社区健康教育队伍、深化健康社区创建,以及全面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和素养提升等,安利愿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大健康社群为健康城市建设注入活力,以家庭为单位培育“健康明白人”。

  圆桌分享 膳食要清淡 要少盐少油少糖

  在圆桌分享环节,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黄若楠介绍,作为国家官方层面指导公众健康行为的重要文件,“居民健康素养66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部分内容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如提到体重关联多种疾病,要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膳食要清淡,要少盐、少油、少糖。”

  很多减重人士把膳食干预简单理解为限食甚至是“饿肚子”,对此,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毒理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主任杨丽丽教授指出,膳食管理不是只能“饿肚子”。“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比如增加饱腹感更强的食物、选择膳食纤维含量更高的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等,同样能够降低能量的摄入。”还有减重人士认为,“吃得少就要吃得精。”杨丽丽提醒,“吃得精”如果理解为吃一些精细超加工的食物,那肯定是不正确的,“‘吃得精’应该是对膳食进行精确的准备、精准的调整、合理的搭配,这样才能够确保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全面,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一些肥胖人士想要快速见效,把手术视为“万能”方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二科副主任、肥胖代谢外科主任关炳生表示,体重管理应采取“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干预—手术治疗”三阶梯原则,阶梯治疗不可跨越,手术是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无效后的“最后选择”,有严格的适应证,跳过前两阶梯直接手术可能掩盖情绪性进食等潜在问题。

  看上去不胖就是真的不胖吗?安利(中国)广东广西湖南片区总经理张隽宇提醒,体重管理不能只看体重和腰围,体脂率也应该是重要指标,不少慢性病的发生都与内脏脂肪高有关,因此建议大家同样需要多关注体脂率;希望通过孵化健康志愿者、培养家庭健康管理员、开放线上数字化工具、组建健康社群等方式,搭建体重管理交流的渠道,在社区里、居民中营造起体重管理的良好氛围。

  现场直击

    省中医院养生茶饮受热捧

  多个中医团队带来的传统中医减重疗法适宜技术体验大受欢迎,多位参与市民头顶“太极微针”、手拿养生茶饮穿梭在各摊位咨询,成为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广东省中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内分泌代谢科、治未病中心、针灸科、脾胃科、妇科乳腺科的多学科医护人员带着德叔团队研制推出的三款当季养生茶饮来到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引来大家大排长龙试饮和请专家把脉。“健脾祛湿轻身饮”适合暑湿天气偏胖、头身困重人群饮用,升级版的“抗视疲劳饮”和“清心除烦助眠饮”对办公室人群更是十分友好,“味道甘甜适口,好喝!”现场试饮的黄小姐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7减重不能盲目“饿肚子” 伍仞、周洁莹、翁淑贤、何雪华、张青梅、吴婉虹、任珊珊2025-05-16 2 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