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贾政 通讯员任宣)5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广东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在深圳市福田区召开。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增向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颁授标志牌。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
黄楚平表示,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广东人大全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样板,率先构建“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三常”模式和民生实事“省级评议+市县乡票决+基层微实事立办”三重架构,推动全省600多个联系点迭代升级、提质增效。福田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启动,标志着广东“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进一步迈上新台阶,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广东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一步要持续健全信息交互畅通、资源高效共享、民意有效集成的立法联系工作矩阵,努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成为国家立法的“直通车”、省域样板的“展示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金名片”。
黄楚平强调,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是精耕细作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重要举措。要发挥福田联系点毗邻香港、连接河套的区位优势,聚焦深港协同,广泛收集大湾区经贸往来、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立法需求,与江门江海、广州南沙强化协同联动,打造鼎立珠江口、带动全省域、辐射大湾区的“国家级”联系点工作格局,及时向全国人大提供湾区鲜活经验、反映改革前沿法治需求,推动国家层面更好加强大湾区法治保障。
黄楚平强调,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载体。要积极探索具有湾区特色、反映立法需求、汇集立法意见的有效路径,牢牢把握联系点的“基层”属性、“群众”属性,将基层声音“原汁原味”传达到立法机关,努力让每一部法律法规都满载民意、顺应民心。要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与预算工作基层联系点、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共建共用,强化数智赋能,持续深化“一法一码”“采纳反馈”“双向转化”等机制,让“法规怎么立、群众来参与”更加便捷有效,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武增对深圳福田区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表示祝贺。她指出,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国家立法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通达民情、民意、民智的“连心桥”,将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直达国家立法机关,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宁生主持会议,秘书长许红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