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MA9版:江门新闻

江门暖心“筑巢”
招引“无界创客”

黄文生

本文字数:2314

  塘口镇已经成为各路“无界创客”创作基地。

  位于塘口镇的天下粮仓改造成先锋书店。

  位于塘口镇的天下粮仓改造成先锋书店。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江门市委宣传部联合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开平市,5月9日在开平市塘口镇举办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启动暨广东网络文学(江门塘口)青创孵化中心共建签约仪式,以优越的创作环境和扶持政策,诚邀作家、微短剧创作团队等以“无界创客”的身份汇聚江门;本月15日,江门开平・塘口墟“IE公社”举办启动仪式,该项目面向全国招募“一根网线联天下”的数字游民群体,包括程序员、设计师、文艺创作者等互联网从业者。符合条件者可享受免费或低成本的优质办公空间。项目创新性地整合公共服务、商业配套与文明实践资源,打造特色共享办公生态,着力构建“共治共建、互助共享、利益共赢”的新型社区共同体。

  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启动仪式上,省网络作家协会、江门市委宣传部、塘口镇正式签署共建协议,并发布“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方案及政策要点,标志着“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启动、“广东网络文学(江门塘口)青创孵化中心”正式落地。

  让网络文学的“轻资产”转化为文旅融合的“硬实力”

  活动现场为入驻青创孵化中心的知名网络作家颁发证书,并举办“新大众文艺论”公益沙龙。与会作家围绕“新大众文艺论:新时代‘山乡巨变’与网络文学的使命担当”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网络文学在新大众文艺中的担当作为。

  据了解,江门市以网络文学为支点,在塘口建设“侨乡新大众文艺社”,打造“数字文化小镇”,搭建这样一个舞台:让创作者的灵感在此落地生根,让优质IP在此孵化成长,让网络文学的“轻资产”转化为文旅融合的“硬实力”。

  “我们还将陆续出台文化交流、创作扶持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建设吸纳更多‘无界创客’的‘IE公社’,积极打造‘数字文化小镇’。”江门市相关领导表示,欢迎每一位创作者在此短暂停驻或长期栖居,用文字记录侨乡故事。

  开平市塘口镇,坐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其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华侨先辈的乡愁与奋斗。这里曾经只有9户人家的塘口墟,如今摇身一变,港澳青年、华侨新生代纷纷返乡逐梦,到处充满生机活力。

  如今开平市塘口镇的废弃粮仓变成“最美文化空间”,旧碉楼变身“网红民宿”,村校旧址变成“乡村咖啡馆”。近几年,来到这里的青年创业团队有53个,其中90%来自大湾区。引育博士人才3名、硕士28名,具有高级职称人才3名,技能人才25名,致富能人8名,带动乡村就业800多人。

  截至2024年,塘口镇成功引进先锋书店、粮语剧场等优质文旅项目6个,建成里苑、五十三度竹下、乡遇民宿等酒店民宿项目19个,打造谢创故居等红色旅游项目3个,人才直接参与的文旅项目总投资额1亿元,共获得各类国家级荣誉称号6项,广东省级荣誉称号16项,江门市级荣誉称号21项,研学营地、民宿集群、非遗工坊等衍生业态欣欣向荣,成为辐射大湾区的“青年文创小镇”。

  筑巢引凤,暖心政策“太贴心”

  为了吸引全球 “无界创客” 来江门旅居创作,江门这次拿出了十足诚意:使用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凭证就能免费游览自力村开平碉楼与村落;到塘口驻扎创作的网络作家,登记预约后,就能住进每月租金仅100元的人才公寓,长租超划算;入住塘口优品合作民宿还能打8.5折。

  对网络作家也不设硬性扎根要求,主打一个自由创作,让文学灵感在流动中尽情绽放。塘口镇甚至还公布了专线号码0750-2672918,24小时为“无界创客”们提供贴心服务。

  江门市县两级还专门设立“新大众文艺专项发展资金”,对融入江门文化、开平题材的优秀作品给予奖补,有潜力的项目还提供孵化资金助力。后续还将组建由知名作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队,开展培训指导。

  在推动作品变现上,搭建网络文学与影视资源对接平台,举办“塘口IP改编大会”,计划打造“网络短剧影视基地”,为优质IP提供剧本改编、影视包装等“一条龙”支持。

  【生哥述评】 

  以网络文学赋能乡村振兴

  “不管是传统作家还是网文大神,到了都是自家人;不管来打卡还是常驻,这里永远为你留盏灯!”在数字文化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在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浪潮中,江门市委宣传部、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选择开平塘口镇作为“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广东网络文学青创孵化中心”的落户地,为网络文学创作者打造了理想的创作生态圈,赋能乡村振兴。

  网络文学,是这个时代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态之一。江门精准捕捉时代脉动,并于2021年成立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至今,会员已从20人增至45人,并涌现出黛墨、风晓樱寒等知名作家,多部作品点击量破亿。其中,《逆天丹帝》全网点阅超10亿,《你给的甜》获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等多项大奖。在IP转化方面,已有《乌兰学园的X档案》等作品改编为影视剧,《紫血圣皇》等输出海外版权。2023年11月,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首个基地落地江门,更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启动“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建设,还同步打造广东网络文学(江门塘口)青创孵化中心,这背后可是有着大战略。江门想通过这一系列动作,给海内外文艺创作者全方位支持,从创作一路护航到变现,把新时代侨乡故事、中国故事讲得响亮、传得更远。这也是落实 “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步,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江门(塘口)江澳青年文创小镇”,塘口镇已聚集53个青年创业团队,其中90%来自大湾区。常态化举办的“七夕等墟”“在地创生节”等活动,年均吸引超5万青年参与活动,形成了充满活力的青年文化社群。这种蓬勃发展的青创生态,既能激发创作灵感,又能促进作品传播,为孵化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相信在江门的大力支持下,“侨乡新大众文艺社”将成为文艺创作的 “梦工厂”,源源不断产出优秀作品,让侨乡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世界听见侨乡声音,看见侨乡精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江门新闻 JMA9江门暖心“筑巢”
招引“无界创客”
黄文生2025-05-15 2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