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畅 通讯员福宣摄影报道)记者昨天获悉,在近日举行的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全国水科技大会上,“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友好湿地案例”,向我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了实践经验。
据了解,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常态化开展生态公园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监测。通过红外相机进行野生动物监测,为保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同时,该园持续开展红树林湿地无瓣海桑治理及湿地修复,有效控制外来植物扩散,防治外来入侵植物,营造鸟类适宜栖息地。持续性改善公园海绵城市示范区、蓝云湖淡水湿地、红雨湖咸淡水等区域,恢复处于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群落,构建健康完整的水体生态系统。现记录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2种,黑脸琵鹭最多达到33只,离人最近只有3米。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还研发了生物多样性友好路灯并落地安装,并有生态公园防鸟撞贴纸、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工作等生物多样性友好措施得到了社会关注。结合公园实际情况和过往的绿化管养手段,总结形成公园生物多样性管养指南,为其他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公园提供示范和样本。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入选广东省“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名录。
该园还常年开展“福田行生态游”活动、红树林故事会、定点观鸟、纪念园“一日保育员”导览、打绿怪等公众科普游览体验活动,让中小学生整班来园体验成为红树讲解员、鸟儿调查员或者水獭游戏设计师等科普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