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从濒临破产到广交会上“抢订单”

“康复”告知书助企业“重生”

魏丽娜

本文字数:1382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张雅慧

  “我们一定会珍惜法院给的再次发展的机会。”某服饰公司负责人郭女士向进行案后回访的广州破产法庭张静怡法官说道。

  电话那头的郭女士,正忙于参加第137届广交会,积极向海外采购商展示中国制造,抓客户、抢订单。谁能想到,这家如今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之前曾深陷债务危机,濒临破产清算。

  债务危机中的“一线生机”

  某服饰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从事服饰制造、批发等的小微民营企业。然而,近年来公司出口业务受阻,负债高达750万元,最终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2023年6月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服饰公司破产清算。

  但在审理过程中,经办法官张静怡发现,尽管公司账面上几乎“一无所有”,却仍保有4—6个合作十年以上的稳定客户,年贸易额维持在3000万元左右。

  “这家企业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厂房设备,而在于它的客户资源和行业口碑。”经办法官敏锐地意识到,如果直接清算,债权人将血本无归,而若能重整,企业仍有翻盘的可能。

  在征询债权人、出资人意见后,市法院通过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重整智融平台公开发布预招募公告,并成功招募到一名投资人。

  经清产核资,服饰公司共有5个商标和1项美术作品著作权,评估价值为4800元。此外,无其他任何有形资产和资金。

  “这家服饰公司是我们夫妻二人的唯一经济来源,希望法院能够想办法拯救公司。”经营者郭女士表达了强烈的偿债和继续经营意愿,并向法院提交重整申请。

  为鼓励有经营意愿的小微民营企业主化解危机、重振信心,更大限度维护债权人权益,实现公司社会价值最大化,经审查,市中级法院于2024年10月28日依法裁定某服饰公司重整。

  根据重整计划草案,投资人首期支付70万元,清偿完毕欠付社会保险费用后,普通债权人首期受偿8.9%,剩余债务本金将在五年内分期清偿完毕。

  “虽然不能一次性拿回全部欠款,但总比破产清算一分钱都没有强。相比破产清算,我愿意给服饰公司一个机会,实现双赢。”债权人某利公司表示。

  “公司将在既有优质客户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投资人的行业优势和资金优势扩大生产经营,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按计划清偿债务。”经营者郭女士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

  2025年4月23日,市法院裁定批准服饰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这意味着,这家一度濒临倒闭的小微民营企业,正式获得“重生”资格。

  将司法暖意传递给民企

  批准重整计划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企业真正“活下来”“活得好”,才是关键。因此,市法院的司法服务并未止步。

  考虑到服饰公司作为出口型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经办法官指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作出指引,助力快速修复信用,开展正常经营,尽快重返市场。”

  为此,结合服饰公司的具体情况,市法院向服饰公司发出了全市首份“康复”告知书,告知企业在重整后的工商、税务、金融修复路径,引导企业更快更好融入新的竞争环境,将司法暖意传递给民营企业。

  告知书创新性提出四项措施:一是建立工商变更绿色通道,法院可协助办理股权变更等手续;二是指导企业通过“广东征信预约”小程序快速修复信用;三是向“信用广州”网实时推送企业信用修复信息内容,帮助重整企业后续开展融资、招投标等活动;四是明确“阶梯式”偿债方案,提醒企业每年按重整计划履行债务。

  郭女士带着重整后的企业重返广交会,积极开拓新客户。“有了法院的支持,我们更有底气了。”她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2从濒临破产到广交会上“抢订单” 魏丽娜2025-05-06 2 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