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广东

揭西棉湖解放路:百年历史街区焕新颜

古老骑楼重拾烟火气

陈家源

本文字数:2052

  古老的解放路如今以新的姿态焕发光彩。

   解放路人气火爆,街上的小店生意越来越好了。

   解放路上的竹编店。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有一条“解放路”。在揭阳市揭西县,已有百年历史的棉湖镇解放路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印记。漫步其间,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弥漫街头,青砖灰瓦的骑楼群诉说着这里往昔的辉煌。

  作为“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棉湖镇以“修旧如旧、活化焕新”的绣花功夫推进解放路历史街区蝶变,通过非遗展演、地标美食、潮客文化深度融合,让青砖骑楼重拾烟火气。

  南洋骑楼群、非遗展示馆、特色美食店……如今的棉湖镇解放路,正上演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鲜活故事,成为商贸旅游的网红地和文化展示的新橱窗,为广东增添一处“五一”旅游好去处。

  千载商埠:商贾云集的粤东历史名镇

  “‘一庵埠二棉湖’,棉湖镇是潮汕地区两大商贸古镇之一。”站在揭西县棉湖镇榕江船运码头前,棉湖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真宏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家乡的“威水史”。

  据了解,棉湖镇建制始于宋,兴盛于明清,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中心镇、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人文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在这里,榕江南河孕育了棉湖“千载商埠”。伫立在沿江路的船运码头,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当年货如轮转、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沿着蜿蜒的河道前行,便来到了骑楼林立的解放路老街。记者看到,解放路上修葺一新的南洋骑楼群在春日暖阳下舒展身姿。青灰砖墙上,百年商号的金漆牌匾与网红店铺的霓虹灯箱相映成趣,非遗匠人现场展示的木雕绝活引来游客阵阵喝彩。历经沧桑变迁,古老的解放路如今以新的姿态实现老街新生、古镇重光。

  “实在是太火爆了,队伍排得很长。”在解放路经营棉湖特色美食卵清糕的店主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该店八天的营业额就达10余万元。每逢节假日,整个解放路街区都人气爆棚,不少摊档前都有游客大排长龙。

  一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这个新晋的网红街区有多火爆:2025年春节期间,解放路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解放路沿街铺面月租由原来的400—800元上涨至1000—2400元,实现了传统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

  老街新生:创新消费业态 助力文旅融合

  老街新生的密码,藏在“古今对话”的系统规划中。近年来,当地创新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政企民多元协同建设机制,以2.4亿元政府资金撬动各方资金近2亿元,共同编织古镇复兴蓝图。

  有了“真金白银”的投入,还要有发展“金点子”。为破解古镇发展瓶颈,棉湖镇因地制宜谋定“文旅商贸融合”发展路径,推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创新拓展消费业态,让历史老街焕发新活力。

  “我们通过探索‘美食+非遗+旅游’的模式,积极导入、丰富街区业态,保留原有21家老字号商铺,引入移动小木屋售卖揭西‘地标’美食和特色农产品。”揭西县棉湖镇人大副主席吴妍苹告诉记者,当地还利用公产房引入春卷、糯米饭、无米粿等棉湖特色小吃以及英歌、木雕、竹编、金狮等非遗展馆,着力打造粤东千年潮风客韵、原味市井生活的深度休闲体验地。

  解放路“茶户口”店主王潮涛对记者说,从去年开店到现在,最大变化就是街道变美、人气变旺、生意也变好了。加上政府通过在节假日举办各种非遗表演,吸引游客来打卡拍照,商铺的营业额也跟着涨了。

  潮客交融:打造文旅网红地非遗“新橱窗”

  棉湖解放路的蝶变,不仅是环境的重塑,更是文化的觉醒。

  揭西的人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全县潮汕人、客家人各占一半,潮客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形成了独特的潮客融合发展文化。得益于此,当地借力潮客文化的深度融合,全力打好美食牌、文化牌,推动解放路等多条历史老街重焕新生,成为商贸旅游的网红地和文化展示的新橱窗。

  记者在解放路上便体验了一番“潮客文化交融”的奇妙之旅——前一秒还在感叹潮州木雕的技艺精湛,下一秒已在品尝客家笋粄的舌尖美味。沿途商家更是大打“文化牌”,他们从美食、文化、农产品等多方位发力,浓缩展示了揭西文化,让游客来到这里便可“一站式”体验揭西特有的潮客文化。

  记者在解放路的棉湖木雕工艺馆看到,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琳琅满目。中国工艺美术师林养武告诉记者,省、市领导3月曾来这里参观考察,勉励他要把非遗传承好,把木雕技艺发扬光大,这让他备受鼓舞。他说:“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提供场地让我们在这里展示木雕技艺,促使我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棉湖的特色文化。”

  除了非遗和美食外,解放路所在的南门里片区至今还保留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街巷格局和大量传统建筑,无不见证着古镇跨越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今,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正经历一场诗意新生,让千年商埠的故事,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广东 A4古老骑楼重拾烟火气 陈家源2025-05-02 2 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