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要闻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碳汇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破解400年森林持续固碳之谜

黄岚

本文字数:548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岚 通讯员华植宣)记者近日获悉,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碳汇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大成果。

  鼎湖山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总面积1133公顷,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3米。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野生生物资源,涵盖了南亚热带常见的8种自然植被类型,其中以季风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截至2024年12月,区内记录高等植物2291种,大型真菌836种,兽类43种,鸟类277种,爬行类59种,两栖类23种,鱼类25种,昆虫996种。

  1978年,华南植物研究所在鼎湖山保护区建立中国科学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1999年成为首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点站)。鼎湖山站长期聚焦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相关成果先后获2008年度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6年,鼎湖山站研究团队发现存在时间超过400年的成熟森林的土壤仍然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该发现被发表在学术杂志《科学》上,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相关“非平衡理论框架”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依托鼎湖山站研究团队完成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其环境响应机制》,获得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7破解400年森林持续固碳之谜 黄岚2025-04-15 2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