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文化·闲情

郭华悦

本文字数:625

  春的时光,常与嫩绑在一起。

  嫩,可以用来形容植物。

  早春的枸杞叶,水灵灵的,浅绿绿的,轻轻一掐,似乎能掐出水来。摘一把枸杞叶,洗净、焯水后,可以凉拌或小炒,加点调料,便是一道水嫩的春日珍馐。

  还有韭菜,也是随着春日的时光一寸一寸地生长。初春韭菜一束金,说的便是春天里的头刀韭菜,青绿、鲜嫩,还沾着春日的清露灵气。一韭入口,满嘴都是春天的味道,顺喉而下,春意蔓延至全身。

  春之美,贵在青嫩。一片一片的嫩叶,从芽苞中钻出,看似小心翼翼,却有着义无反顾的后劲。嫩而不弱,清而不浊,赋予了春光无限的灵气。

  嫩,也可以用来形容人。

  人的嫩,是浅淡的。汪曾祺形容“极嫩”,曾说“有细微的青涩”“但可以体会到一种很简单的纯”。稚嫩的年少时光,如植物的头茬春叶,破芽而出,虽少经风雪,不明世事,但贵在青涩单纯,明媚动人。

  人的嫩,还得有久久的积蓄。一株植物,不经秋冬的积累,难以在来春绽放青嫩。一个人,如未经悉心照料,不曾一步步打稳根基,哪怕人生入春,也难绽放动人的嫩意。这样的嫩,如昙花易逝,匆匆便过。

  植物的嫩,依赖于春光。春临,叶长,嫩意生。春去,夏至,枝叶繁荣,嫩意也就渐消。而人的嫩,有时却可与时间脱钩。

  说一个人太“嫩”了,可以有两种解读——在油滑的人看来,是贬义,段数低,不经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生过了春季,心中依然存着“嫩”意,外头酷暑难耐,或寒风凛冽,但心中始终能坚守一片春光,这样也未尝不是一种夸赞。

  春头之嫩,在树木,亦在人心。美好如初,切莫辜负。

  (郭华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文化·闲情 A10 郭华悦2025-03-27 2 2025年03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