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龙乐乐)备受关注的专项债收储存量土地在广东落地。日前,广东省财政厅披露相关信息,将发行超307亿元专项债券用于回收存量土地。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将有利于降低土地库存,稳定地价,引导预期。另据机构测算,全国范围的闲置土地回收或带动万亿元规模投资。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披露的2025年政府专项债券(八期~九期)信息,两期债券计划发行额度合计307.1859亿元,将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涉及广东省19个城市的86个项目。其中,广州发行约60.5亿元居首位。连日来,广州多区公布2025年第一批存量闲置土地的收储名单,多数拟收储地块位于南沙、花都、增城等非核心区域。
至于收储后的用途,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原则上当年不再出让,或出让规模不大于50%,如果片区内存量土地规模大、广义库存压力大,比如消化周期超过36个月,当年不得出让。为了增加保障房用地或补齐公共配套短板,收储用地则要投向这些领域。
专家分析
闲置土地回收再利用或带动万亿投资
存量闲置土地收储,被业内视作房地产去库存的重要举措之一。李宇嘉表示,这一政策的落地有利于降低土地库存,稳定地价,引导预期,传导至下游商品房价格和销售的稳定。与此同时,收回地块,不管是调整规划再出让用于建设“好房子”,或者用作保障性住房或公共用地,都有利于改善供给结构。此外,还将缓解开发商资金链,更好推动保交付、再拿地、新开工,促进行业和市场稳定。
据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测算,目前全国合计尚未开工住宅、商服土地面积或在5.76亿平方米左右,合计土地价值约为3.5万亿元。假设未来按照平均80%折价收购和50%收购量计算,对应闲置土地收购所需的资金规模应在1.4万亿元左右,如此规模的收储有助于大幅改善城投和房企现金流。按照过去土地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成本计算,未来闲置土地回收再利用有望带动1万亿元新增房地产或基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