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分享
  • 客户端
二月 2025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12
3456789
第A4版:评论

高额彩礼病,需综合治疗术

庹亚男

本文字数:1018

  “谈钱伤感情,不谈钱没感情。”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顺口溜,道出了部分农村地区高额彩礼现象背后的尴尬处境。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提出破题之道,重点强调“综合治理”。(2月24日新华社)

  牲酒赛秋社,箫鼓迎新婚。彩礼本是传统婚俗中的一项礼仪,既为讨个吉祥如意的彩头,也为表达恪守契约的承诺。然而,这种美好寓意的礼,却在一些地方走样、变味。比如,有的地方彩礼一路看涨,长期居高不下。去年3月,焦点访谈走访山东聊城一户家庭,订婚彩礼要30万元还不算车房。有的地方不仅彩礼价高,还动辄大操大办、人情攀比、低俗婚闹,甚至有人借此歪风行婚骗之实……

  纳彩是礼节,高额彩礼却是婚姻不可承受之重。尤其是在一些地区,高不可攀的彩礼再加上车子、房子等硬性要求,压得不少家庭喘不过气,由此导致的因婚致贫案例不在少数。除此之外,由彩礼引发的家庭矛盾、婚姻买卖等问题,又严重影响了乡风民风社风。高额彩礼看似是家事、私事,实则带有很强的社会属性;治理高额彩礼,既是大众心声,也关乎公序良俗、社会文明。

  这几年,相关部门下了不少功夫,各地也付出了不少努力。例如,四川凉山州通过专项措施,使彩礼从平均30万元降至10万元以内;宁夏可凭借“零彩礼证书”享受国有景区门票优惠。当然,实施效果也是各有千秋。去年2月,江西崇义的治理规定,将彩礼直接和教育资源挂钩,引发了一定争议,被视为“步子太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额彩礼积弊已久,背后牵涉农村地区男女比例失衡、养老保障不足、攀比之风盛行等诸多现实问题,也交织着家庭观念、社会风俗、婚姻关系等复杂因素,难以靠一招一式扭转,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破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正是从提升农民收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保障等多重维度发力,逐步铲除高额彩礼滋生的社会土壤。

  对各个地方来说,既要拿出务实有效的举措,也要拿出绣花功夫的耐心,疏堵结合、多方发力、综合施策,形成治理高额彩礼的良好生态和坚实链条。比如,在制度上,依托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细化实化约束性措施,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为彩礼“限高”;在服务上,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桥梁作用,当好“红娘”,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减轻青年婚恋压力。

  尤须注意的是,婚俗虽受到社会文化习惯的裹挟,但说到底也是“家事”。各地既要保持一定的管理力度,也不能一刀切、一竿子侵犯个人权利,其中的治理尺度,还需要精准拿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高额彩礼病,需综合治疗术 庹亚男2025-02-26 2 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