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羊、侯翔宇
瞬间“穿越”到战火纷飞的“战场”,身临其境感受“枪林弹雨”?这样的国防教育,很酷也很燃!在广州,搭载着先进虚拟技术设备的国防教育大篷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市民游客在车内只需带上VR设备,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国防力量。
移动式的场景体验让市民解锁不一样的“国防教育课堂”,也为广州通过科技赋能拓展国防教育阵地和方法路径写下新注脚。回望2024年,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围绕以良法善治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广州动作频频。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国防教育是国之大事。今天,透过一座“英雄城”、一条“红色路”、一堂“必修课”、一场“故事会”,让我们从广州开展国防教育的特色做法之中,感悟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履。
一座“英雄城”:
国防教育阵地焕新 红色“打卡地”吸睛
漫步羊城街头,总会在不经意间与“英雄”相遇: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先烈路、广州解放纪念像……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州构建起庞大而丰富的全民国防教育矩阵,99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6个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22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成为市民群众“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作为一座英雄城,广州连续九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在这里,“羊城天盾”城市人民防空演习、“南粤长城杯”演讲比赛、军事定向越野比赛、国防教育“七进”授课、国旗护卫队交流展示、国防知识线上闯关等活动,已成为特色鲜明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品牌。
“走近”是增强国防教育效果的好方法。去年以来,广州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手段,提高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去年3月,文德楼周恩来夫妇旧居在经历保护修缮后对外开放,成为广州首个在居民区内部运行的红色场所。旧居里设置了无人讲解系统,参观者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听到相关的革命故事。
首次亮相的黄埔军校俱乐部原状陈列、收录了逾17万名黄埔军校学员资料的“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去年6月,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之际,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重新开馆。
这些是广州国防教育阵地焕新升级的生动缩影。作为全市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全民国防教育文化长廊和花城书房于去年9月首次亮相,雷锋事迹展、向秀丽烈士展等多个展陈也焕新提升。位于该中心的嘉年华互动体验区更是成为“打卡地”——广大青少年通过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探索式的深度学习,增强国防意识、提升国防素养。
一条“红色路”:
“双线”串珠成链 爱国润物无声
红色是广州的鲜明底色,是这座英雄城乘风破浪的精神动力。在广州,红色文化并不是静止的,一条条线路串珠成链,让文化涌动在城市街巷,流入人民心中。
一条“国防线”,让全民教育“动起来”——
“烈士陵园到了,请到站的乘客从后门下车。”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前,一辆深蓝色的108路公交车缓缓停靠,车厢内处处可见鲜明的国防军事、大国重器元素,这些让车辆成为沉浸感十足的“国防教育课堂”。2024年12月,广州起义97周年之际,广州推出国防教育主题公交车,101和84A两条线路的公交车串联起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等阵地。
运用公共交通传播红色文化,是广州打造全城沉浸式爱国思政课堂的鲜明例证。早在2023年“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期间,岭南画派红棉主题巴士首次发车,殷红木棉花“开”在了公交上,一年后“红棉公交”升级焕新,推动红色气息渐浓。岭南画派曾孕育多位革命英雄,他们执画笔为枪勇敢斗争,百年后公交承载着厚重历史,将英雄故事传唱于大街小巷。
一条“研学线”,将红色文化“联起来”——
“广州拥有优质的红色文化研学禀赋。红色文化资源数量众多,完整清晰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广州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烙印。红色文化资源分布集中,多在市中心区域,易于联动。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青年革命者的故事,与青少年群体天然契合。”广州市团校党委书记杨成表示。
从2002年开始,市团校创新开展“城市历奇”项目,并于2023年成功推出“红棉研学”,依托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建筑及有关场馆,把红色史迹与城市空间有序串联,推出“羊城千年史迹路”“百年峥嵘红色路”“改革开放强国路”“高质量发展腾飞路”4大类主题共40条特色研习路线。
一堂“必修课”:
军地合力推动“征兵宣传+学校国防教育”
“被子竖叠3折,横叠4折,叠口朝前……在军营,军人叠被子是军事化管理的体现,是为了养成军人严谨的作风。”红棉老兵一边示范,一边向孩子们讲解叠军被的要领。这是广州市何香凝纪念学校国防教育系列活动——香凝“国防小先锋”微课堂中的一幕。
走进先烈中路小学校园,国防教育长廊与《红色羊城》国防教育浮雕墙相互对应。每逢开学季,该校学生都会在浮雕围墙下开启“开学第一课”。透过浮雕,孩子们从红色基因中浸润心灵,触摸历史、走近英雄,从倾听者变为讲述者,从参与者变为传播者。
增强国防观念、厚植家国情怀,是每个公民的“必修课”。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家校共育、军地共建,广州把育人育心育魂的工作做得更好,把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播得更早,把有德有志有为的苗子育得越来越多。一批特色鲜明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随之涌现。
“我们驻地的巡逻路,只有6月到9月底是没有积雪的,很多时候我们要沿着牦牛走过的路巡边”……去年11月下旬,在一场名为“青春邂逅边防”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中,来穗荣誉疗养的戍边官兵代表受邀走进广州校园,分享卫国戍边的动人故事。“戍边”二字背后的艰辛、坚守与赤诚,震撼了现场学子,同时也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热血与激情。
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与兵役法规定配套衔接,强调“学校国防教育应当与兵役宣传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依法服兵役的意识,营造服兵役光荣的良好氛围”。
2025年春季征兵启动后,广州军地合力周密组织“国防教育暨征兵宣传进校园”活动,将征兵宣传点位作为国防教育课堂。优秀退役大学生、征兵政策宣讲员、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纷纷走进高校,带来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激发有志青年的从军热情。
一场“故事会”:
身边英雄以亲身经历抒爱国情怀
去年9月,一场饱含家国情怀的故事会宣告了广州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的启动,也拉开了“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故事会的序幕。
“我从特种兵战场走来,无所畏惧、百炼成钢!我从国防教育战场走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演讲陈词慷慨激昂,演讲者是天河区兴华街道武装部部长柳炎,过去三个月以来,《我从“战场”走来》的故事走进机关、企业和高校,让不少党员干部、市民群众、高校学子为之动容。
作为一名特种兵,柳炎执行过不少急难险重的任务,如今他开辟的新“战场”,就是帮助更多人认识国防教育,接受国防教育。从柳炎身上,我们看到广州全民国防教育战线一以贯之的热忱和使命感。去年9月至11月,广州整合全市宣讲力量、文艺展演资源,依托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举办近百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故事会活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带动感悟、传承英雄的精神,凝聚信仰的力量。
除了宣讲,好故事的载体还有很多。“一封家书”沉浸式红色短剧《哭子复》以革命烈士陈复牺牲后,其父陈树人在极其悲愤的情境下写就的《哭子复》诗八首为主要内容,生动展现陈复烈士为了革命理想而不惜献身的崇高精神,以及陈树人父子之间感人至深的亲情羁绊。国庆前夕,广州塔二楼平台华彩炫丽,伴随着百架钢琴的齐奏和鸣,一声声爱国强音激荡一江两岸,一首首爱国歌曲升腾起家国情怀,澎湃起追光力量,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动能。
纵览历史长河,英雄故事传递出跨越时空的信仰共鸣,讲好英雄故事,就讲好了这座英雄城的精气神,也让国防教育更接地气、更有生气、更聚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