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体育·闲情

便笺的温度

陶琦

本文字数:690

  久雨初晴,小区的空地上晒满了拆洗的被褥。大概是有人忘记收了,到了晚上仍有被褥留在空地上。于是,有热心人代收了被褥,并在原地留了一张便笺,内容大致是说担心下雨,暂且代收,让主人看到便笺后到某栋某户去拿被褥。虽然与我无关,但我看后却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暖意,被生活中陌生人释放的善意所感动。

  而且,很久没看到这种手写的便笺了。

  在没有电子设备、连电话也不普及的时代,人们经常手写短笺传递信息。托人帮忙,或叮嘱重要的事情,有时须由他人代为传话,传话的人与另一方又未必认识,仅靠口头转述很容易产生隔阂或者遗漏。这种情况下,一纸便条即足以解决问题。记得我年少时,学校旁边修理自行车的店铺老板与我的家人相熟,但并不认识我,就是通过家人的便笺,托店铺老板为我解决了问题。

  即使现在通讯发达,可以随时联络,有一些人仍然喜欢用便笺留言备忘。多年前看到一对作家夫妻,因各自的作息时间不同,每天能碰面的机会不多,有话想要告知对方,就用便条写上文字,用磁性贴贴在家里的冰箱门上,等对方起来了就能看到。如给对方留了饭,或最近看了一本书,感觉极好,推荐对方也读一读。我极为羡慕这种状态。口头语言说了就过了,既不留下痕迹,用的词很多时候也不足以准确传递内心的情绪,而文字可以字斟句酌,充分表达真实情感,释放每一个笔画间的温度。

  数码智能手机年代,人们不管相隔多远,都可以随时联络上,已实现没有时差的快速的信息交换,但看似原始的便笺仍潜藏着表达的“魔力”。便笺是人工留下的痕迹,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手写文字的真实性,而且手写的字迹更见性情和温度。它比短信郑重,比信件生活化,通过简单的文字就可以窥见书写人的内心情感波动。

  (陶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体育·闲情 A10便笺的温度 陶琦2025-01-07 2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