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谁任性谁买单”理应成“标配”

庹亚男

本文字数:680

  近日,5名“驴友”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2万元救援费用,转入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财政账户,这笔费用将支付给参加救援的社会力量。这是江西省首次对违规探险造成公共资源浪费行为进行追责。(1月6日光明网)

  为任性行为开“罚单”,实有必要。据报道,5名“驴友”擅闯未经开发山区被困,为了搜救几人,救援人员投入了上百人,救援时间长达18个小时——不听劝阻、任性妄为,导致“兴师动众”、消耗资源,被罚在情理之中。而有关部门的处理结果也引来不少网友点赞,“任性就要付出代价”“社会公共资源不可肆意浪费”“希望长长记性”……谁任性谁买单、谁犯错谁担责,为所有热爱户外探险的“驴友”敲响了警钟。

  提高违规成本,才能形成约束力。众所周知,户外探险是一项探索性、风险性兼备的运动。一旦参与者无视规矩、逾越红线,比如擅闯“无人区”“不走寻常路”等,不仅会让自己陷入险境,也会给他人制造麻烦。由此触发的紧急搜救行动,有时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可能间接影响其他更为紧迫的救援任务。

  应当明确,“驴友”在违规探险后遇险,当然有权呼请救援;政府部门或其他救援力量接到求救后,也的确有义务迅速施救。但有义务的救援,并不意味着要时时刻刻兜底;无条件的兜底相当于“免费午餐”,不仅消耗公共资源,还会愈发纵容某些“驴友”的肆无忌惮。我们常说“不痛不长记性”——明确买单人,并适当开出“罚单”,既是对违规探险的有力追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此类行为,给更多人以警示与提醒。

  无论出于何种缘由,救援资源都不该成为“免费午餐”。要让“谁任性谁买单”成为标配,以此提高违规探险的成本,警醒更多“驴友”三思而后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谁任性谁买单”理应成“标配” 庹亚男2025-01-07 2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