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是时候给网约车“除臭”了

张冬梅

本文字数:754

  近期,不少网友反映“打网约车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并称这一现象在冬季尤为突出,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12月23日,@滴滴出行发文回应称,目前正开展“异味车”专项治理。(12月24日澎湃新闻)

  冬天出门,打到一辆“臭车”是什么体验?网友给出了颇具画面感的回答:开窗户冷,关窗户臭,各种气味交织,加上暖风一烘,味道直冲天灵盖,将晕车buff(效果)拉满。从跟帖反馈看,不少人深有共鸣,分享着类似的打车经历。还有网友直言,尤其是便宜的特惠快车和快车,打到“臭车”的概率相对较高。

  某种程度上,服务经济就是体验经济。车内体验关乎网约车的服务质量和口碑。“臭车”成为“差评”槽点所在,也成了乘客消费痛点。不可否认,进入冬季,司机师傅们为保证车内温暖,车辆开窗次数减少,使得车内出现异味的可能性增加。但“臭车”问题显然并非冬日“专属”。今年6月滴滴公众评议会发起的“您希望滴滴提供哪些功能”投票中,投票结果显示“拉黑异味车”位居第二。可见,早该给网约车“除臭”了。

  好在,已经有平台行动起来。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乘客可选1年内“不坐该车”,上线“清新车同城PK赛”活动……“异味车”专项治理释放出平台诚意,更期待后续用车体验能经得起乘客检验。当然,“臭车”问题非一日之寒,改善用车体验亦非一夕之功。与其亡羊补牢,平台和企业更应抓在日常,“置顶”用户需求,升级卫生意识,加强司机宣教培训,用好奖惩“指挥棒”,完善管理监督机制,真正让服务“香”起来、体验优起来。

  此外,“异味车”伤害的是司乘双方,给网约车“除臭”也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比如,司机勤动手清理车内环境,避免吃住都在车里;乘客文明乘车,不在车内吸烟或吃刺激性食物等,想必能让车内空气更清新,也让出行体验更畅快。以精细服务赢得乘客满意和口碑,相信网约车行业也会更“香”。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是时候给网约车“除臭”了 张冬梅2024-12-25 2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