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12月20日,澳门喜迎回归祖国25周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本期学习笔记邀请党校专家、群众干部,第一时间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成效、谈落实,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学习金句
充分用好中央给予的各项支持政策,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
——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
一是登高望远,更加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大作为。二是海纳百川,在爱国爱澳旗帜下更加开放包容、团结聚力,广纳天下英才,共建美好澳门。三是锐意进取,展现更大魄力,勇于变革、敢于创新,更好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开创澳门发展新局面。
——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
要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泛拓展国际联系,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扮演桥梁角色。
——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粤澳共融 湾区共荣
辅导员 陈侨予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讲师
“更加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大作为”。谆谆嘱托,饱含深情;殷殷期许,催人奋进。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具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面向未来,乘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澳门要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实现更好发展,必须长期坚持“一国两制”这一好制度。
以“全面进步”擦亮“一国两制”的澳门实践。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贯通澳门发展实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是回归前期澳门的爱国爱澳力量为“一国两制”顺利过渡展现出的积极有为,还是回归二十多年来澳门治理体系在“一国两制”积极实践中展现出的制度效能,抑或是新时期澳门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中的创新发展,回归25年来,澳门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跃升,民生福祉水平迈上新台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踏上新征程,粤澳共融、湾区共荣,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是展现出自身发展的勃勃生机和独特魅力。
以“三大联通”打造“一国两制”的澳门空间。
19日,习近平主席考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时指出,“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为澳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始终坚定不移地将“一国两制”的原则要求与澳门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辟跨境治理的新领域,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琴澳居民“心联通”。立足澳门、展望湾区,澳门积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把握大湾区和合作区建设机遇,强化了自身的定位和功能,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路径,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谱写澳门发展新的辉煌篇章。
以“三点期许”激发“一国两制”的澳门奋进。
习近平主席对澳门提出三点期许,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更大发展注入强劲信心。展望未来,澳门要更好地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立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全面准确地贯彻中央政府对澳门的各项政策,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进一步把握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宝贵机遇,切实将“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的期许写进施工图、变成实景画,不仅要为澳门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也要为谱写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新篇添墨加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冬梅)
强化民生配套“硬联通” 规则机制“软联通”
黄宇杰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局长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动合作区民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是以民生福祉为核心,打造优质生活新典范。坚持高标准完善民生工作,接地气优化民生服务,进一步聚焦琴澳两地民生诉求,聚力补齐民生短板,锐意改革、久久为功,逐步完善合作区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配套。持续深化政策落地和青年交流,进一步厚植便利澳门青年在大湾区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的“沃土”。
二是以文体交融为引擎,推动社会民生新融合。聚力文体活动提质升级,持续擦亮“一节两办”品牌活动,进一步深化琴澳两地交流互动,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共享。矢志不渝推进文体活动“品牌提升工程”,深入研究并谋划综合体育馆、博物馆等民生文体设施建设,为琴澳两地民生的交心交融搭建更为坚实的桥梁。
三是以服务体系为支撑,谱写琴澳民生新篇章。发挥合作区独特优势,精准深化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民生配套“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琴澳居民“心联通”。深化构建琴澳一体化民生服务支撑体系,主动对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民生建设,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谱写出“一国两制”实践的生动民生范例。(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锚定“一点两地”定位 开创发展新局面
赵娜 广州市大湾区办秘书处副处长
总书记指出,更加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大作为。作为广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深受启发,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去年4月,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时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寄望广州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为广州纵深推进新阶段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劲动力。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锚定“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不断开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持南沙重大合作平台引领,全力拓展合作发展新空间,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湾区1小时交通圈”,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全力抓好实施三批99项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工作事项清单,强化穗港澳民生深度融合,引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进一步增强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携手港澳共建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中扛起广州担当、作出广州贡献。(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图/受访者提供)
加速琴澳民生融合 提升口岸通关效能
张曦 横琴海关监管二科科长
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总书记考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并作出重要指示,这让工作在海关第一线的我深受鼓舞。
总书记指出,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扮演桥梁角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我倍感振奋。
我到横琴工作将近10年了,我的岗位在横琴口岸车辆通关第一线,和同事们承担出境客货车监管及进出境货物监管工作。可以说,我们与琴澳两地同呼吸、共成长,深度参与、见证了横琴的发展跃迁,在“一国两制”实践的第一线书写海关答卷。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把合作区作为海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区,立足合作区分线管理特殊监管体制机制,持续推进两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化琴澳、关地协作,不断完善分类、风险、信用、协同、智慧“五维一体”海关监管模式,充分释放分线管理政策红利,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横琴合作区“四新”产业发展,加速琴澳民生融合,优化通关服务,提升口岸通关效能,最大程度便利要素跨境流动,助力书写澳门特色“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崭新篇章。(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深化商会产业协作 助力企业融湾出海
黎明 广州市工商联联络部二级调研员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港澳工商界联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穗港澳三地地理上相邻,人文相亲,交往密切。近年来,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广州市工商联积极作为,发挥自身优势,牵头组建穗港澳商会协作中心,聚焦解决商会跨界、地区跨域、出海跨境的“三跨”交流需求,以大湾区合作为平台、以产业协作为纽带、以三地商会交流为主体,积极组织穗港澳三地商会和企业开展协作交流,目前已组织40多场协作交流活动,撮合5组13家穗港澳行业商会组织结对友好伙伴。
今年10月,我们在第136届广交会开幕之际,举办全国商会产业协作交流大会,邀请各地包括港澳110余家商会在内的工商界代表1000余人走进南沙,发布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及人才信息网,助力国内产品走进16个葡语系国家。与澳门工商联会签订协议,共建走出去服务平台,进一步深化商会产业协作,助力企业更好融湾出海。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发挥“联”的优势,整合优质资源,致力促进穗港澳商协会多元沟通,深化协同发展。(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雯雯 通讯员穗联宣)
积极搭建湾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
陈经湛 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首届理事长
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更深刻体会到过去几年来从事港澳青年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于未来进一步发挥自身平台价值、服务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更有信心了。
近年来,广州市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与“广州所能”相结合,面向在穗港澳台青年,实施“五乐”计划,以及搭建高效便利服务平台,各区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的配套政策,建设面向在穗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的服务载体近60家,并发起了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广州市已然形成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成效突出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支撑体系。
作为联盟的首届理事长,我深感责任之大、使命非凡。一直以来,我针对港澳青年来穗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通过总结多年来在企业科技创新服务方面的经验,积极搭建湾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不断完善港澳青创孵化服务体系,从就业、创业、实习、交流等方面,覆盖港澳青年不同阶段的创新创业需求。目前,已累计孵化和服务近500家港澳青年初创企业落户广州。
未来,我将不断聚合穗港澳台青创力量,持续促进大湾区青年交流、交往、交融,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图/受访者提供)
大力推动中医药出海 创造更多价值
黄茵 湾谷科技研究(珠海)有限公司创始人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今后我也将循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努力,奋发向前。
2019年,我来到横琴寻求发展,这五年来,我专注于中医药大健康领域,也引入了一批澳门青年来横琴发展。我深切感受到,这里为青年们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让我们的职业方向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总书记来到横琴考察时,听取粤澳共建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的情况介绍,对他们整合多学科先进技术,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做法表示肯定。这对于深耕中医药领域的我来说,是极大的肯定和鼓舞。我们在横琴有自己的药房,聘请了澳门的中医师和药剂师,希望真正让横琴在医药、医疗方面更宜居,也希望向更多人展现澳门特色。另外,在大力推动中医药出海方面,我们也在积极跟巴西、葡萄牙等国家进行沟通,希望能在下一个五年里让中医药(业务)扬帆出海,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希望广大青年心系澳门、心系国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当好‘一国两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我特别感动、特别心安。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让青春在建设强大祖国和美好澳门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