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文娱

岭南画派纪念馆展览上新

杨之光艺术历程立体呈现

陆漪蔚

本文字数:661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矿山新手》 杨之光 作品

展览现场

  前日,“借道寻法——‘杨之光艺术研究’从出版回归展览的实验场域”展览开幕式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举行。本次展览是该馆全面启新后的第二次展览。展览将岭南画派纪念馆的杨之光艺术研究项目“立体化呈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漪蔚 图/主办方提供

  从书到展

  展陈模式新试验

  本次展览基于岭南画派纪念馆多年来对杨之光这位艺术大家的个案研究。

  近70载的从艺历程中,杨之光交汇了岭南画派、“徐悲鸿-蒋兆和”体系及新国画的演进线索,融汇了百年来的“新国画”艺术理念,是建构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审美范式的大家。

  策展人杨易欣介绍,本次展览策划是以“展览、出版相促进、相结合”的思路展开的。

  岭南画派纪念馆在2015年成功举办“扬时代之光——杨之光艺术研究展”,随后历时数年进行了《扬时代之光——杨之光艺术研究》出版项目,展览正是在此基础上策划的。

  为什么要把一本书做成展览?杨易欣表示,书是“线性呈现”的,只能一页一页翻看,但展览是“立体化呈现”,可以把资料同时并置在一个空间中去展示,这也是在探讨一种新的展陈思路和展览观看方式,“展览内容是从900多页的书里提炼出来的,还能看到作品,观众可能会有更好的体验和更深的感触。”

  杨易欣期待,通过杨之光的艺术案例,以点带面,将研究和出版作为新的展览思路,打开新的展览方式。

  杨之光女儿杨红认为,“这样展现历史印迹的展览很稀缺,奠定了岭南画派纪念馆差异化发展的走向。”她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展览和研究,让更多艺术大家“被发现”。

  记者还了解到,本次展览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项目。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文娱 A19杨之光艺术历程立体呈现 陆漪蔚2024-12-20 2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