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水轩)近日,“广州水务面向2049发展战略”主题沙龙活动举行,沙龙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广州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总工程师莫罹、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刘丙军、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文龙六位专家,共同探讨广州水务面向2049发展战略。
专家们从水务工作如何应对未来风险、实现水务数字化、城水融合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分享洪涝治理、水资源保障、智慧水务等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
唐洪武院士指出,城市人口是影响水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务2049”需统筹考虑人口变化趋势,研究各类资源的需求量。其次,对于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需协调好跨区域的资源调配与城市发展布局之间的关系。在智慧化发展愿景和目标方面,要加强对数据的捕捉感知和后期的风险智能分析,提高研判能力。
王浩院士线上参加了会议,他强调了智慧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大模型在水务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大模型对现有机理模型的替代将显著提升模型智慧化程度。其次,是极端天气频发的问题。到2049年,超标准的极端灾害如洪涝、风暴潮、台风和流域暴雨等造成的问题或更严峻,防洪、防潮、防台、防流域性大洪水等是主要的挑战,应强化基础设施的韧性保障、应急抢险以及各系统的精准调度,提前谋划、建设好流域级、城市级、区镇级的三层防御体系,提高抵御灾害的韧性水平。
参会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需加大投入力度,探索人工智能在水务行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