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分享
  • 客户端
十二月 20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特色化村史馆升级改造

一馆“村史”载“乡愁”

何家贵

本文字数:1017

村史馆改造前。

村史馆改造后。通讯员供图

  文明创建在行动

  广州日报讯(记者何家贵 通讯员曾伟敏)“江夏文化传承基地就是我们的‘村史馆’,留住了乡愁,留住了根。”走进广州市白云区江夏社区,一座极具岭南传统建筑风格的镬耳屋伫立眼前,如同历史的守望者,默默见证了江夏村自1273年起七百多年的历史演变。

  此前,这里是一间老旧的集体物业,用于厂房出租,但建设年代久远、经济效益不高,后来为了推进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江夏社区深挖历史文化底蕴,进行精心升级改造。如今,这座村史馆焕发新颜,俨然成为扮靓江夏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据了解,江夏文化传承基地占地面积2297平方米,主楼展厅以传承、发展、创新为主线,分为上下两层展区,首层全面展示了江夏村的发展历程、村规家训、农耕文化、乡土民情和广府传统文化。二层则是江夏近年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济发展成果等特色亮点展播。此外,基地还设有智慧消防体验馆、书画作品展区、图书阅览区、多功能厅等各个功能区域。

  墙绘、票据、书籍、爬犁、牛梭子、黑白电视机……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展品,这些烙有时代印记的老物件,囊括了生活类、生产类、手工业类三大领域,就像一部“时光留声机”,默默诉说着江夏的岁月往昔,架起了过去与现在的“记忆桥梁”,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

  江夏“十风八训”在留住乡愁乡情的同时,传承优良家风,以家风文明促进乡风文明,其中“爱我中华,兴我家邦”等李氏家风更是彰显了江夏村民深厚的家国情怀。

  近年来,黄石街江夏社区不断开展培育提升容貌品质工作,创新实践培育手段,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见效,江夏文化传承基地的建成启用便是生动例子。江夏社区以“村史馆”建设为导向,厚植文化软实力,涵养社区“精气神”,真正做到以文化软实力赋能黄石发展“硬支撑”,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汇聚区建设提供更优质环境保障。据悉,2023年江夏社区获评广州市年度容貌品质社区。

  黄石街有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活化利用好‘乡愁展示馆’,把它作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以村史宣传、民俗文化展演、党史学习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结合书本学、实践学和现场学,持续深化‘村史馆里传新风’文明实践活动,讲好家风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厚植家国情怀。”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广州文明导报 A12一馆“村史”载“乡愁” 何家贵2024-12-09 2 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