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文静、邓莉)国内电商11月中旬开启的海外大促活动一直举办至12月3日。跨境电商近年来演变为国内电商平台的“第二增长曲线”,因而平台将海外年底大促视为双11与双12之间的商机,并且大举投入。
记者观察发现,面对竞争激烈、流量被瓜分以及消费者心智成熟等消费态势的变化,平台开始优化商家规则,通过差异化模式,为“出海”商家们带来新流量。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跨境电商竞争核心还是靠差异化、品质品牌体验和目的国本土化。
今年平台不靠拼“低价”来抢占市场
近年,随着国内跨境电商大举投入资源“出海”,今年的海外大促季,Temu、速卖通、TikTok Shop、希音等影响力增强。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上半月,在美国市场,电商平台亚马逊的销售额持平,希音和Temu的销售额分别增长16%和18%,TikTok Shop取得了长足进步,销售额增长了两倍多。
在今年的海外大促季,广州一手表跨境商家店铺上的“爆款”手表,日常售价是512美元,大促售价是277美元,折扣约为45%。商家表示:“这款产品融合了中国文化元素,在海外市场认可度非常高。”
国内跨境平台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平台不靠拼“低价”来抢占市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参与百亿补贴的海外消费者,超六成是35~55岁的中年群体,他们多数收入稳定、有购买力,对品牌、品质有更多追求。
宁波新东方工贸CEO朱秋城表示,今年除了低价,平台也在尝试其他的突破,平台整体实力多维度的竞争,除价格外,商品的丰富性、物流的时效性、服务的及时性等都是竞争的维度。未来低价格趋势会有所缓解,核心还是靠差异化、品质品牌体验和目的国本土化。
平台优化规则 为出海商家解决售后痛点
国内电商“价格战”的后果是损害商家与消费者的利益。同样在跨境市场,一味“低价”也会让商家失去“出海”的热情。记者了解到,跨境平台也意识到单靠“低价”会面临更大风险,因而选择从拉长促销时间、托管模式、售后等方面,为商家“出海”打开新渠道,获得新流量。“对于跨境商家来说,一大痛点就是售后发生后,货品要从海外退回国内非常麻烦。为了解决该问题,平台优化了售后规则。”跨境平台方面称,对于不合理的退款退货,平台对“仅退款”以及“薅羊毛”的用户进行主动拦截治理,降低商家售后成本,放宽全托管退货率考核,避免“误伤”。
全托管模式是多个平台在今年大促期间上线的模式。据悉,在该模式下,向“跨境”商家提供经营托管服务,商家只需负责发货履约,经营环节交给平台,目的是降低商家的新增渠道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快的履约服务,提升购买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