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雯雯
秋风起秋意浓,又是一年好“丰”景。入秋后的广州,各行各业还在忙碌、奋斗。继民营企业座谈会、民营企业服务周后,广州今日再次高规格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为广大民营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添力赋能。
沃土厚植,民营经济这片“森林”方能愈发根深叶茂、本固枝荣。一大批从改革开放一路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始终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根广州安心发展、大胆发展,始终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持续深耕细分领域,在融入广州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发展,为广州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秋收的“田野”上,广州民营经济向“新”而行,活力涌动。
三大“密码” 看广州民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转型
人形机器人“广州造”
“里掂,里掂,请告诉我们今天的天气怎样?”11月15日至18日,第十九届中博会在广州举行,以“里工D1”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广州“智造”闪耀会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作为一个有着40年历史的企业,我们从橡胶密封圈起步,一直不停地往高科技产品上靠。”里工实业总裁李卫铳回顾企业的发展,一开始也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20年前,我们进入自动化行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动力总成线上的自动化设备,2014年我们尝试买机器人和软件去解决自己工厂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困难,很快就失败了。”
这个失败成了里工实业的机遇。李卫铳和团队分析机器人和软件使用失败的原因,发现大部分的机器人系统和软件都不适合产线人员使用。此后,里工实业逐步开发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托盘、工业流程软件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可以解决我们问题的产品,也能帮助那些和我们类似的企业实现转型,把企业家从烦琐的企业管理、工厂运营中尽量释放出来。”他说。
如今,里工实业的番禺工厂里有差不多100台数控设备与机器人生产机器人零部件,每天有8小时“少人值守”,8小时“无人值守”,让很多同事实现了技术转型,并且帮助客户完成数字化转型培训和技术支持。
也是经过近10年的技术沉淀和积累,里工实业在今年推出了“里工D1”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李卫铳直言,“如果我们没有一直坚持转型、一直研发投入,就不可能实现这么大的转变。”
创新
灯光音响产业领先
今年夏天,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开幕。在灯光秀中,设计师将埃菲尔铁塔转化为一个巨大的立体荧幕,上演了一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光影交响乐。而这场璀璨的“光影秀”,背后就有广州本土民营企业浩洋电子的身影。
起源于意大利的舞台灯光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广州舞台灯光产业历经四十年发展,已在国内外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话语权。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杰说,业内有“5678”的说法,即国内最早发展舞台灯光音响的番禺区约占全球产值的50%,广州市、广东省、全国分别占全球的60%、70%和80%以上。2023年,广州番禺的灯光音响产业上榜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影视舞台灯”的细分领域中,来自广州番禺的浩洋电子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自主创新就是浩洋电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现有研发创意人员近200人,形成了一个光机电全面覆盖的多学科研发团队。”毛杰告诉记者,公司每年还投入销售额的5%—7%作为研发经费,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坚持自主研发创新,让浩洋电子硕果累累,目前拥有境内外知识产权超过1300件,为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级演艺文化项目、知名建筑提供专业优质的灯光产品与服务。
出海
产业链紧密合作
成立于2008年的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民营企业,是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副总裁龙璞说,“我们始终坚持通过自主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国内外超过20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明珞装备早早就谋划“出海”,如今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服务于德系、日系、美系、中国自主品牌等全球全系列汽车客户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的业务拓展至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占比达到70%,2023年营收规模近17亿元。”龙璞透露,公司已在细分领域达到领先地位,今年营收规模预计有18亿元。通过与全球头部客户的合作,明珞装备在120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的交付积累上沉淀了自己的独门技术与服务,为客户重构智能产线装备,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
同样布局“出海”的广州民企远远不止明珞装备。10月14日—15日,在穗港澳民营企业创新产品展暨商会产业协作交流活动中,700多名来自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穗港澳商协会负责人及工商界代表共同探索新质生产力与海内外市场融合新路径。“通过出海,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在海外拓展的同时也变得更加强大。”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国伟这样对记者说。另一位民营企业家、番禺电缆集团董事长王锦荣也深有同感,他认为,企业出海需要不断创新,也要做好产业布局、抱团融合,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竞争力。
三个“关键词” 看广州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广州土生土长的企业,这些年浩洋电子在扩大产能建设、研发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引进、企业“走出去”、公司上市等方面得到了市区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毛杰说,“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坚守主业、研发创新、继续坚持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的信心和决心。”
助企、惠企、暖企,就是广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政策助企 广州先后出台《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构建全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落实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财政投入10亿元支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投入近8亿元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服务惠企 今年以来,依托“穗@i企”平台、穗好办APP、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企业服务窗口、在线客服等渠道,累计收集并处理企业诉求超1.5万件,涉及企业超1.2万家。2024年“民营企业服务周”中,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商会协会重点围绕“四化”赋能、供需对接、融资促进、人力资源、跨境出海、法律服务、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内容,相继开展系列服务活动。
解难暖企 聚焦民营企业融资、用地、用工等困难,推出“五证联发”“带押过户”等跨政府部门联办事项,先后出台了四批以上涉及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工程报建、企业融资等系列惠企利民措施,2023年以来,为民营企业办理“三旧”用地审批超400公顷。广州民企频遭异地逐利性执法的有关问题得到各级重视和督办,依托民企投诉中心平台受理各类案件23宗,涉及金额1.12亿元。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印发《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分类防范联合应对工作方案》,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努力打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广州“民营经济20条”就提出,加强市、区两级政企沟通服务中心建设,探索镇街商会政企联络员网格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建设,及时广泛收集企业问题,助力企业诉求问题及时响应解决。
今年,16家试点商会获颁政企服务分中心牌匾。在天河区,冼村街道商会是开展网格化联系服务民企的先行试点商会。据该商会介绍,按照计划,商会在专项工作开展期间常态化开展“一会四日”活动(恳谈会、读懂日、思享日、惠企日、伙伴日),每月不少于2次。6—10月已完成走访民营企业32家。
冼村商会副会长董良启说:“以往大中型民企向政府反映问题比较容易,网格化联系服务民企可通过镇街商会,让更多中小微型民企有了反映问题的渠道,我们也会常态化收集企业问题,助力企业诉求问题及时响应解决。”德邵商贸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就曾向冼村商会赠送锦旗,肯定了网格化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的效率。“当时公司急需办理房屋租赁备案登记,通过网格化服务联系上商会后,当天就完成了全部流程。”该企业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