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无人机“飞手”之渴如何解

付迎红

本文字数:567

  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众多求职者纷纷涌入新兴赛道,由此掀起了一股“飞手”考证热潮。

  无人机考证热在当前市场高温不退,反映了低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机遇。与之相对应,越来越多人通过正规培训和考试获得相关证书,将吸引更多资金和技术“入场”,助力低空经济行业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市场火热释放了诸多积极信号,但有些问题也必须得到正视。据行业人士透露,要让一名“飞手”从入门到精通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在培训过程中每人要投入几万元的成本。执照取得后,企业还要提供场地、设备、物资以及教员等资源,对“飞手”进行二次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也抬高了“飞手”的成长门槛。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已有部分地方出台了免费培训“飞手”和推荐就业等支持政策,带动当地无人机培训系统、认证标准、考试系统等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类似的支持举措还有待仔细研究完善。

  除此之外,解决复合型人才之“渴”也很关键。目前来看,市场上紧缺的不是普通“飞手”,而是同时具备无人机飞行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的高级“飞手”。也就是说,仅有培训执照一纸证明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将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场景中,为传统行业赋能。在这方面,有必要更新人才培养方式,比如将无人机培训与高校教育结合,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兼备的“飞手”,以适应日益升级的市场需要。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无人机“飞手”之渴如何解 付迎红2024-11-22 2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