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说,他妈妈装修花了许多钱,就为了在厨房开一扇窗户。他很不解,妈妈告诉他:“有了这扇窗户,我每天独自做饭或洗菜洗碗的时候,望着窗外,心情就会很舒畅。”不由想起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在她的短篇小说《厨房》里的几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厨房。不管一个人独有,两个人同有,或大家共有,只要是厨房,是制作食物的地方,就会让人心生欢喜。”从某种程度上说,从厨房可以看出一户人家与生活相处的方式,其魅力不仅体现在食物延续着家族成员的味觉记忆,厨房还是黏合亲情的有效空间。从厨房里飘荡出来的香气,也是爱的细弱回声。
多年前看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大厨父亲老朱每到周末就会雷打不动地召集三个女儿回家吃饭,为此他需要在厨房里忙活一整个下午。看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导演和编剧太厉害了,抓住了中式生活的核心。自从中国人的饮食与烈火烹油产生了形式交织,厨房就成了饶富人情味的空间,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就连从房梁上掉落下来的每一粒灰尘,也是带有油盐味道的。我看过一则史料:唐代住宅,待客的厅堂最大,其次是厨房,卧室的面积和地位都不如厨房。因为古时人家大都食指浩繁,操持一家人的饭食就是最大的事情,家族的亲情延续便是通过厨房里的一场场烹炒煎炸完成的。
我有幸经历过较为“古早”的时代,记忆中家里的第一个厨房位于楼梯下方,既阴暗又狭窄,除了水泥砌就的灶台和硕大的水缸,余下的空间几乎让人难以转过身来。但是,那个厨房却是家庭最为核心的区域。以前烧煤,每天生炉子会很麻烦,不用火的时候就必须及时把炉子封起来,让蜂窝煤缓慢燃烧,持续到第二天。因而厨房24小时都是有火的,煤炉上面永远坐着一口烧水锅,随时有热水可以取用。
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在厨房里得到直接呈现,经济稍宽裕时与青黄不接的月末,是截然不同的生活景象。到了月末,腐乳或豆酱里加入猪油渣,一起放到饭锅里蒸就成了下饭菜,或直接猪油加酱油捞饭对付一餐——凡是做过菜的人都知道,家庭烹饪的魅力,往往并不在于食材有多么贵重精美,或者配料、火候拿捏得有多么精准,而是在于一些因材施艺的随机发挥,由此达成不完美中的意外惊喜。中式厨房是容人尽情施展烹饪创意的地方,不论缺少了什么材料,都能用各自的个性巧思进行弥补,从而使得那些粗茶淡饭的日子同样充满了家的温馨。
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就能明白中式厨房的魅力所在——它提供了一个亲情融合的空间,当一家人心有所属,生活中诸多琐碎无意义的存在便生出了浓烈的意义。
(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