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分享
  • 客户端
十一月 2024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第A7版:文娱·闲情

留足“引水”

刘琪瑞

本文字数:589

  现在的农村,好多地方通了自来水,方便快捷,已经少见压水井了。以前,农村用水常使用压水井,庭院里、菜园地打上一两口,一直打到地下十多米深,利用压力原理将清洁的地下水抽上来。

  压水井用起来也很方便,抓起压手柄上下按压几下,就把水哗哗哗压出来了,水质也好,清凉甘甜,冬暖夏凉,既可以直接喝,也用以浇菜园、田地。

  使用压水井要注意一个问题:水位高的地方,很容易就能将水抽上来;而在水位较低之处,需要引水,舀上一两瓢水,将活塞上面的管子灌满,提高密封效果,这样才能把水压出来。所以,在压水井旁,老乡都要放置一桶水作为引水,用引水压出了水之后,离开的时候也要记得留下一部分水,做下一次的引水备用。如果不这么做,下回再用时,井旁没有充足的引水就没有那么方便了。这成了使用压水井的不成文规矩,哪怕过路人经过使用,也懂得这条规矩。

  联想到人生,也要给自己留足“引水”。于身体而言,要劳逸结合,作息规律,才能源源不断引出身体里的“活水”,激发干事创业的能量。有些年轻人不注重留足“引水”,常常加班、熬夜,超负荷运转,搞得身心俱疲,不仅学习、工作效率不高,也造成身体透支,长此以往会出大问题。

  对于我们的头脑来说,也要留足“精神引水”。保持开放心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实践中汲取智慧,这样才能拓宽视野,储存能量,使头脑不至于僵化、封闭,不断引出思想的活水、灵水。这一点,对于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刘琪瑞)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文娱·闲情 A7留足“引水” 刘琪瑞2024-11-17 2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