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版:第25个中国记者节

写在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之际

新闻人永远正年轻

本文字数:7012

扫码看数字人做健康科普

扫码观看《我们的春夏秋冬》

数字人

黄景仁

刘淑健

赵越

张乐怡

夏铭

  □ 本报编辑部

  “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新闻人用光荣与梦想、温度和情怀,与时代同频共振!从乡村振兴一线到产业发展前沿,从防汛救灾“战场”到科技攻关现场,“我们”是那一个个永远在路上的拼搏身影。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谆谆嘱托言犹在耳。使命如炬,理想如光。一代又一代新闻人踏着时代的鼓点,以梦为马、逐梦追光,于历史的激流洪波中托举新闻力量,在发展的壮阔征程上镌刻闪光足迹。站在记者节这个节点回望,令人无限感怀、思绪万千:一代又一代广州日报人薪火相传,一棒又一棒使命接力,创造了从报纸“一叶扁舟”到报业集团“巨舰”的华丽蝶变。数十年披荆斩棘、劈波斩浪,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奋斗之歌,激励着、鼓舞着我们,从容自信、坚定前行。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一张时代考卷,检验党媒担当。近年来,广州日报坚定不移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四力”,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实现品牌价值突破800亿元大关、融合传播力持续领跑地方党报。

  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当记者节翻过新的“一页”,透过广州日报这扇“窗”,我们看到——

  乘势而上,才能乘风破浪。向上,是青春的模样、年轻的密码。从“学习笔记”到“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用心学思践悟;从“广言”评论到《粤韵周刊》,持续深耕内容;从“两端合一”到拓展“文化+”,创新转型不停;从大数据分析、智库到垂直类服务,平台能级提升……一个个广州日报人,磨砺改革志,彰显创新姿,纵挥凌云笔,独运工匠心,用“铁肩妙手”擦亮报业集团“年轻态”,以实干担当为“精品党报”书写精彩续章。

  向新而行,方见“新”辰大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向未来,始终保持正确航向,坚持“党媒姓党”,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矢志不渝守正创新,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加速燃动改革引擎,聚焦内容生产、人才激励、运营管理等,统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推动系统性变革,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活力;充分释放融合动能,做大做强“移动优先”,推进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做实做细国际传播,促进好故事好声音破圈出海,做深做精“新闻+”价值链,奋力开拓事业发展新天地。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的荣光永远在前方,我们的双脚永远在路上。从记者节再出发,广州日报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乘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浩荡东风,以使命为帆,用奋斗作桨,拿出满怀激情、满格斗志、满血状态,劈波斩浪、向“新”远航!

  健康教育部黎蘅

  数字人数智赋能 让健康科普走得更远

  人工智能、数智健康、万物互联……追逐着奔涌的科技浪潮,广报AI数字人在2024年横空出世,而我,也有幸成为报社首批“吃螃蟹”的采编人员。

  广报AI数字人,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通过自研算法模型打造的一款行业领先的数字人产品。记者编辑们拥有了自己的数字人,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播需求,让数字人代替我们出镜,让我们“分身有术”,协助我们更高效、更精准地完成新闻报道和传播,实现技术、内容、平台的创新融合。

  为自己打造数字人的过程,让我第一次沉浸式地感受到了数智科技的力量和神奇。为了实现视听效果的真实性,我首先要花数个小时,通过专业录音设备采集我本人的声音。然后在不同的实景下,拍摄数个形象视频,用于数字人视觉素材的矩阵搭建。最后,登录广报数字人的平台,录制并生成好AI素材后,只需选择数字人形象、输入文字、选择语言,三步即可生成视频。轻松实现一段文字就是一条视频,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由于数字人声音高度还原,视频高清采集,并且都是实景、移动拍摄,我的数字人制作出来后,效果非常逼真,很多亲朋好友看了都惊叹:不说都以为是你的真人。最近,我们就将数字人用到了中医节气养生的科普视频当中,让视频的表现力更加生动、更有温度。

  未来,我们还将积极推动数字人技术在健康科普传播领域的应用。协助热衷于健康科普传播的医护人员打造自己的数字人,节约他们做健康科普的时间成本,让科学权威、真实有用的健康科普传播效果最大化。同时,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还将聚焦全媒体健康科普信息的数字化传播机制建设,着力打造可实现全社会健康科普知识高质量供给、高效能触达的数字化传播生态,为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黄景仁·本报退休干部(九十一岁)

  我做了四十三年夜猫子

  我是“黄老景”,西瓜园(广州日报社旧址)就是我的风水宝地!我在这里披星戴月耕耘过无数的夜晚与白天,在这里成为一个真正的新闻战士。

  回看这一生,1953年分配到南方日报时事部做编辑,1973年调到佛山报社做编辑,1975年来到广州日报做编辑……一直到成为广州日报副总编辑,我真正的身份就是个编辑。43年夜班生涯锻炼了我,也成就了我。1987年12月9日的《苏美签署销毁中导条约》和1988年8月21日的两伊战争停火,我敢于用国际新闻做头版头条,让《广州日报》做出打破惯例的尝试,就是这多年的积累给出的判断。何其有幸,在专心致志做“夜猫子”的第40个年头,我代表报社,赴京捧回首届韬奋新闻奖的奖杯。

  有人问我,做一个编辑有什么意义。确实,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的无名英雄。当年为首届韬奋新闻奖揭晓而在《新闻出版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升起无名英雄的星座》,我觉得能很好地体现编辑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和成就感,在现在看来依然是这样的:在新闻这台运转着的机器中,编辑处于一种独特的、前沿的、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新闻传媒的设计和枢纽,在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担负着判断、洞察、指挥乃至导航的重任。这就赋予编辑比别人多得多的辛劳,也赋予他们比别人多得多的责任与荣耀!

  现在媒体的呈现方式不断在变,但总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我相信,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永远值得为自己的职业自豪。

  刘淑健·本报退休干部(九十一岁)

  我看了三十多年的读者来信

  我1959年进入报社,算是《广州日报》创刊之后的第一代报人,共产党员向秀丽舍身救火、抢救国家财产这一事迹,就是在这一年率先由《广州日报》报道的。我是广州日报原群工部主任,1993年退休。我在报社的30多年主要围绕一件事做工作:读者来信。

  我经历过广州日报的第二次、第三次停刊和复刊,经历过三大报的合合分分,不论是在广州日报还是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我都被安排在群工部,阅读读者来信是我的主要工作,一部分分发给记者跟进,不宜刊登的内容则用于编写内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州日报》的《读者来信》专版固定为周刊,让读者来信成为广大读者对各项实际工作各抒己见、广开言路的舆论阵地,受到热烈欢迎。那时候,读者来信是富矿,蕴藏着太多的宝藏。以前的国家级新闻奖叫全国好新闻奖,我们有好几次获得全国好新闻奖的题材都是从读者来信中来的。例如,1986年8月30日,《广州日报》在头版刊登了读者夏怡聪《如此“超重补票”》的来信和记者朱佩荣采写的《“超重补票”现场目击记》,这组报道促成了广州火车站站台上乱补滥罚问题的解决,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好新闻奖二等奖。

  当年备受喜爱的广州日报名牌栏目《五层楼下》就是完全脱胎于读者来信。我们真正做到了服务社会、反映民声、伸张正义、维护法纪、为群众排忧解难,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满意。

  数字运营部席乐瑶

  成为小编第一年 见识飞速增长

  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成为“小编”的第一年。

  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汇称呼自己的时候,还不免觉得有些滑稽。但是,办公室里老编辑们的专业素养,很快就让我意识到做“小编”可不简单。从选稿、编辑到内容把控,每一步都要十分用心,才能击中读者的心。当然,成就感也随之而来。我初次编辑微信就碰上了巴黎奥运会,当看着自己整理的稿件快速突破十万阅读量,心情就和运动员夺牌一样激动。

  新时代的编辑还不能只待在办公室里。这一年,我被不断地“赶出门”,做起了出镜记者——这是上学时害怕面对镜头的我无法想象的事。在摄影机前,我走过会场、展馆、大大小小的街道、种满果蔬的农庄……我还首次踏进了广交会,和世界各地的客商交谈,这些新鲜的人与事,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飞速成长。

  这份工作对我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我好像还是会马虎、会犯错,遇到即时新闻会手足无措,一年的时间,或许不足以让我成为成熟的新闻人。不过,当和朋友聊起广州的新鲜事,或是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时候,我越来越侃侃而谈了。这让我忽然意识到,工作以后,我才第一次如此细心地观察这座我生活多年的城市,看到广州无数的可爱之处,而我也越来越喜欢广州了。

  希望未来,我能变得专业又可靠,如果这条路还很长的话,那就先试着成为朋友眼中的“广州本地通”吧。

  理论评论部庹亚男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我们常讲媒体转型,但究竟怎么转才算成功?我想,一个“既要,又要”或许能概括一二——既要做主流,又要做顶流。

  去年六七月,我有幸参与了广州发展重要时间节点的重大主题评论,也就是广言9+4+7系列评论。那也是我入行以来,第一次参加那么大体量的评论工作。回想起过程,的确艰辛,也的确“甘甜”。

  在不少读者的印象里,评论尤其是中心工作评论,面孔板、“爹味”重。为此,我们在改文风上下了很大功夫,字字句句,苦吟推敲、推倒重来。事实证明,这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艰辛是值得的,结果是“甘甜”的。系列评论兼具深邃观点与活泼表达“两全之美”,在微信、客户端引发大量“转评赞”。这次转变,让广言评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大大提升,不正是让主流成为顶流的一次诠释?

  数字运营部张美伦

  不只是小编 还是“六边形战士”

  2024年的记者节,我刚好入职广州日报一年出头。初入职场的懵懂渐渐褪去,跨专业成为一名短视频编辑以来,随着不断学习实践,我逐渐能够产出播放量超百万、千万的作品,但除去“爆款”带来的成就感,我更为那些“第一次”的尝试感到欣喜。

  第一次试着采访,从编辑“变身”记者,看到自己原创的内容登上视频热榜和微博热搜;第一次把广州本地的民生热点反馈给记者,并得到记者的及时响应,前方和后方共同协作产出独家内容,在后台看到粉丝评论称“谢谢你们的关注”;第一次举起相机,记录下广州街头的脉动,节日的欢庆氛围;第一次遇到突发事件,从广东连续降雨带来的洪涝灾害到台风来袭,看着鲜活的、令人揪心的现场画面,争分夺秒剪辑视频时肾上腺素飙升。

  还有那些闪光的瞬间,为挖到选题、最好地呈现视频的效果不断讨论磨合,为等到奥运会上一条晚来的重要赛果心甘情愿加班,在每周的周会上总结经验,种下新的目标……

  我愈加坚信,新媒体“小编”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六边形战士”,同样心怀理想、寻找真相、传递力量,跟随时代不断奔向前方。

  政文新闻部赵越

  在实践中登高望远

  2023年10月,我正式加入广州日报社政文新闻部,成为一名新记者。如今,我即将度过第二个记者节。

  还记得入职之前,我想要成为记者的原因是希望看到广阔的世界与远方的人们,而这样的愿景,正在我每一天奔走的脚下、每一次真诚的提问与每一篇认真写就的稿件中慢慢实现。

  这一年里,了解湾区的故事,我走遍广州十一个区,看“百千万工程”在各区开花;了解“湾区认证”,看粤港澳三地如何推动规则衔接与互融互通;探低空航展,看广东如何绘出低空未来画卷;采访香港非遗传承人,了解香港非遗技艺与内地解不开的渊源……

  在这些实践中,我还接触到了许多记者,他们当中有些有着新颖独特的角度,有些擅长简洁犀利的提问,有些则蕴含深刻前沿的思考,这些优秀的特质给予我“养分”,让我学着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一个记者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写出什么样的稿件,往往取决于其经验和认知体系。如今,我也跟随着前辈们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着自己的“升级之路”,向着更扎实的未来出发。

  数字运营部张乐怡

  我将工作视为一场“升级打怪”

  2023年夏天,我来到广州日报社工作。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这一年的我,我会选择“有趣”和“有病”。

  “有趣”体现在,我对几乎所有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和不错的记忆力。我享受将摄取的二手知识与一手体验互相印证、补充的快乐。信息越是庞杂繁复,我就越能从将其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就像一位以解谜为乐的侦探。

  “有趣”之外,就是所谓的“有病”了。当然,不是真的生病,而是全身心投入工作,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我会因为想挑战自己,就头脑一热接下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然后花费数倍时间恶补知识,为自己的冲动买单。我用勇气和毅力,将突如其来的热情长久保温,将不切实际的幻想付诸现实。我知道我是一座火山,沉静的外表下蕴含着不可思议的能量。

  我不是工作狂人,休息时间,我会兴致满满地投入一切让自己更开心、更健康的事情。媒体从业者必须广泛而深刻地与社会和他人建立真实的联系,才不会失掉立足的根基。我将工作视为一场升级打怪的挑战,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因疲倦、烦闷而无力前行,但,关关难过关关过,竭尽全力难道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吗?

  经济新闻部夏铭

  做记者每天都很“新鲜”

  做记者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工作。我之前跟朋友开玩笑说,我完全不会知道第二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因为又要去一个新的地方,接触新的人,所以每天都过得很“新鲜”。对于像我这样受不了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的人,这样的工作内容极为友好。

  做记者最有意思的,是当需要“伪装身份”来获得信息的时候。不久前,同事让我协助调查贷款中介存在的乱象。我伪装成一名负债累累的借款人,尝试向一家表面上是正规银行,实则为贷款中介的公司借款30万元。他们很“狡猾”,整个办公室都布置成了正规机构模样,有印着相关标志的抱枕、宣传易拉宝,还有纪念币,但唯独工作人员看起来不正规,穿着休闲西装,烫着锡纸烫,年龄看着跟我一样大。在和他交流时我心想,能否都别努力伪装成专业的样子来欺骗彼此了,00后何苦为难00后!后来,我们向银行提供了线索。他们继续跟进此事。

  于我个人而言,做记者还意味着拥有了亲临“现场”的机会,不仅可以去往大型活动现场,更是能够亲历政策调整下的行业动向,感受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挑战。

  同事跟我说,一个记者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才算真正入门。作为练习时长一年半的菜鸟记者,希望接下来的日子我能持续努力,保持好奇,追求专业。

  音视频部刘芳妤

  在光影中探索:一位媒体新人的创新之旅

  “请问大家能接受这种视频风格吗?”入职仅两个月的我,正面对着报社的众多前辈与领导,忐忑不安地汇报我的首个正式作品——“广州夜来粤有趣”多媒体系列报道。那是一个实验性的视频尝试,我以快速剪辑展现广州夜市的繁华,邀请观众寻找视频中的广府元素。但在这个严肃的官方媒体,这种跳脱的风格真的合适吗?

  “当然可以。”几乎是话音刚落,领导的回答便如春风拂面,瞬间打消了我心中的疑虑。

  如今,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我在广州日报音视频部不断尝试着新的视频表达形式。我制作过跨年演唱会的线上线下联动主题MV,记录过广交会的行业专访,甚至将游戏元素融入科普视频。在这个新媒体的浪潮中,我见证了官方媒体的悄然变革。它们不再固守传统的严肃面孔,而是积极拥抱“整活”策略,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与观众沟通。

  我坚信,视频创新的真谛不在于盲目跟风流行趋势,而是要基于对观众需求的深刻理解,深挖文化内涵,并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手法呈现。“内容为王”,我们的视频作品应充盈着感人的故事细节和独到的切入点,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融入每一帧画面。我将继续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紧贴时代的脉搏,用光影交错的故事,展现广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特别报道统筹/黄婉华、汤新颖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第25个中国记者节 T1新闻人永远正年轻 2024-11-08 2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