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ZA9版:深圳新闻

深圳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出炉 打造“12312”出行交通圈

时速千公里磁悬浮“驶”入规划

蒋偲

本文字数:3023

《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提出了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发展目标及策略。

《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提出了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发展目标及策略。

《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提出了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发展目标及策略。

  《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印发,提出了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发展目标及策略。记者昨日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依据该方案,深圳到2035年将高水平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面形成“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实现“10—30—60”的快速交通服务目标,综合交通发展水平进入全球先进行列。

  “12312”出行交通圈,指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

  “123”快货物流圈,意味着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10-30-60”的快速交通服务目标,即10分钟接入高快速路网、30分钟可达高铁枢纽、60分钟可达机场枢纽。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偲 通讯员李宇

  形成高端航运服务体系

  规划到2035年总计开通30个以上内陆港

  依据方案,深圳将构建“一体三翼”深圳港总体格局,到2035年,力争集装箱年吞吐量增至4100万标箱,LNG年接卸量达到2400万吨,汽车年运输量达200万辆,实现港口作业效率全球领先。

  重点加强与广州港、香港港的发展协同与服务对接,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综合竞争力。实现港口集疏运体系由公路主导向公铁水多方式协同转变,依托组合港、内陆港体系建设强化深圳港枢纽地位。规划到2035年总计开通30个以上内陆港。

  此外,方案提出全面提升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深圳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补齐航运金融、海事法律、航运经纪、船舶注册登记等高端航运服务短板,形成门类齐全、服务优质的高端航运服务体系。力争到2035年,注册航运企业或组织突破1000个,深圳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的排名由当前第17名提升至前5名。

  共享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2035年深圳机场国际航线将超120条

  方案提出共享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积极协调推进广深第二高铁、港深西部铁路、深惠城际等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深圳与湾区其他机场的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落实深惠两地对接,支持惠州平潭机场打造千万级区域性枢纽机场,与深圳宝安机场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强化机场与全市域轨道交通网络特别是城市功能中心的高效衔接、便捷通达。到2035年,深圳的航空出行便捷性进一步提升,实现全市域60分钟可达宝安机场,便捷高效地利用香港、广州、惠州机场。

  在航线开拓方面,深圳与香港、广州机场适度错位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全球创新型城市、欧美澳热点城市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节点城市的国际航线网络。加快开通旧金山、纽约、波士顿等战略性航线;积极拓展与深圳产业关联的全球创新型城市、新兴市场航线,争取中亚、南美航线的突破;持续完善至东盟、东北亚4小时高频直达航线。到2035年,深圳机场国际客货运航线数量力争达到120条以上。

  京津冀长三角核心城市铁路6小时可达

  超前谋划时速10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网络

  方案提出,立足拓展国内大循环经济纵深,强化铁路在深圳陆路对外通道中的核心功能。加快广深第二高铁规划建设,推进深河高铁、深南高铁前期研究。打造东部沿海、京九、京港澳、成渝、西部沿海、深圳至香港等六大铁路走廊,进一步提升辐射能级、拓展经济腹地。超前谋划时速600—10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网络在深圳地区的合理布局。力争到2035年,六大铁路复合走廊全面成型,国家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40公里以上,实现至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6小时全面可达,4小时通达范围覆盖泛珠三角地级市比例达到55%。

  深圳将进一步完善市域“五主五辅”对外轨道枢纽体系。其中,深圳站、深圳北站、西丽站、机场东站、深圳坪山站被列为“主枢纽”,光明城站、福田站、罗湖北站、深圳东站、平湖站为“辅枢纽”。目标是力争到2035年,全市实现高铁出行“多点始发、就近乘车”,全市域30分钟可达高铁枢纽,中长途铁路旅客年发送量超过9000万人次。

  依据方案,深圳要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其中包括,推进时速200—250公里级区域高速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合理利用高速铁路开行城际列车,重点服务以商务、旅游休闲为主的城际出行;加快时速160公里级都市圈快速城际铁路规划建设,重点服务都市圈中长距离通勤出行,拓展城市发展与职住选择空间。

  构建立体协同的深港交通网

  “构建以陆路通道为主体、以水上客运和通用航空为补充的多样化、个性化深港立体运输服务体系,提升深港城市中心与组团通达效率,实现2035年深圳30分钟可达香港北部都会区的人口比例提升至60%。”——这是方案描绘的深港立体交通未来蓝图。

  在陆路方面,完善深港轨道对接,加快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前期工作,推动北环线支线引入皇岗口岸规划建设,强化光明、西丽、福田、河套、新田、香港科学园、九龙、港岛等多点直达联系,重点支撑深港跨界通勤、科技创新要素流动与城市生活服务。

  此外,提出逐步开行深港东部水上客运航线,串联盐田、梅沙、大鹏、印洲塘、大浦、西贡等滨海节点,恢复大鹏南澳码头到香港吐露码头航线。开通深港邮轮(游轮)旅游航线,鼓励企业积极拓展深港邮轮(游轮)三日游服务。打造水上旅游服务体系,盘活优质滨海旅游资源,赋能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恢复深港跨境直升机航线,协调推进具备条件的口岸建设直升机场,建设蛇口邮轮母港跨境直升机航点,开通深港常态化直达航线。

  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

  低空经济是城市未来交通之星,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记者留意到,加快低空经济中心建设也被纳入了规划方案。

  依据方案,深圳将加快大型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加快建设涵盖医疗救护、交通救援等功能的超100处公共服务类起降点。完善直升机交通服务网络,增设直升机航空口岸或在既有口岸增加直升机通关功能,积极探索“一地两检”通关模式,提高深港、深澳直升机跨境运输服务便利性。打造无人机飞行服务网络,到2025年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点,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35年全面建成支撑“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低空飞行活动的基础设施体系。

  此外,方案提出培育壮大深圳低空经济与空天信息产业,建设低空经济创新载体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到2035年,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以头部企业为牵引,在全市重点片区规划建设低空经济特色产业集聚区,包括宝安无人机物流产业集聚区,龙华无人机智慧配送应用试验区,坪山、龙岗低空经济企业研发制造及测试基地,盐田低空融合飞行应用示范区,罗湖低空经济文商旅创新发展区,福田、南山低空经济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深圳新闻 SZA9时速千公里磁悬浮“驶”入规划 蒋偲2024-10-31 2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