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逶迤,见证红军长征过境广东的英勇与坚韧。九十载风雨洗礼,长征精神在广东大地生根发芽。10月24日—25日,纪念红军长征过境广东90周年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原中央苏区县”韶关南雄市举行。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甘洁涛、钟胜坤
【热议】
广东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讨会得到全国党史、党校、高校、社科、军队、文博系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专家向与会者勾勒了90年前中央红军过境广东,开启长征的壮阔画面。
“五岭逶迤腾细浪”,这是毛泽东主席在长征诗词中,以其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的红军长征在粤北的征程。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谢迪斌以此形象地描述了红军长征在粤北主要是沿着岭南五峰战斗前行的路线。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易立解释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核心区域出发实施战略转移,广东是主力红军离开中央苏区核心区域后经过的第一个省份。从10月25日到11月14日,中央红军在粤北征战,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封锁线,先后取得了新田之战、城口之战、铜鼓岭阻击战、茶料阻击战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翻越了大王山等多座高山,征服了连绵不断的五岭山脉,打开了继续前进的通道。”“红军长征在粤北虽然时间较短,只有20多天,但这20多天的过程与行动,对后期长征的推进并取得胜利,产生了深刻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实现了空间转换,快速过境粤北为长征的中后期发展赢得了宝贵时间,让队伍为后期长征做好了一定心理准备。”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韩延明指出,南雄既是红军长征进入广东的第一站,也是红军长征入粤第一场战斗的发生地。易立指出,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项英率领留守在中央苏区的红军部队在南方八省利用各省边界地区的有利地势进行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赣粤边地区以南雄油山为中心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为长征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故事】
五代相传红军碗
“情绵绵恩绵绵,碗里的故事心与心相连……”在仁化县,一首《红军碗》唱出鱼水情深,唱响长征精神。1934年11月的一天晚上,家住城口镇东坑半山村东山樟的村民蒙家财,突然听到屋外有人敲门。门外人表示是过路的红军,想借宿一晚。
蒙家财开门只见十多位身着军服的战士伫立着,帽子上有五角星。有两名战士用木板做担架,抬着一位负伤的战士。后来他们才了解到,担架上躺着的是一位徐姓的排长。蒙家财是一位土郎中,他给受伤的战士清理伤口,再敷上捣碎的草药。后来,队伍出发与大部队会合,留下徐排长继续疗养腿伤。一个多月后,他的腿伤基本痊愈。临走前,他掏出了一只他从战场上带来的瓷碗交给蒙家财,含着泪水说:“恩人,你们一定要保存好这只碗,如果红军胜利了我还在,我一定会来找你们,报答你们。”后来,徐排长再也没有回来过。1967年蒙家财去世时,他拉着女儿张堂英的手说:“要保管好这个红军碗,红军还会来的。”2019年,四代同堂的张堂英将其捐给了仁化县史志办,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段历史。
她用祖传草药方救了“大老刘”
在风雨如磐的艰难岁月中,陈毅在粤赣交界无数革命群众的掩护、帮助下,成功逃过了反动派一次次的围追堵截。
南雄市法院干部周凤山回忆道:“我祖母林德凤19岁嫁给洞底鱼地村的祖父周财选。祖父在兄弟里排第四,后来人们都称祖母为四婆。”有一年,一个外地口音的男人和林德凤攀谈,问她有几个人在她家借宿是否方便。林德凤当下同意了,几天后,她发现住地附近有陌生人出现,并且这几个人都有伤。“最可怜的是一个叫‘大老刘’的人,腿上的伤口化了脓。”林德凤马上跟他们说:“我明天捣草药给你们敷,三天就能好。”第二天,林德凤采来了带着露水的新鲜草药。“这种草药土名叫细角皮,是祖传药方。”随后,每天早晚她都给“大老刘”各换一次新的草药。连续换了几天药后,“大老刘”的伤口没有化脓了,这些带伤的人也全部走了。
1974年,当时的南雄文史专家钟祥胜无意中听林德凤讲述了她的遭遇,她这才从钟祥胜口中得知“大老刘”原来是陈毅潜伏时所用的化名。据南雄党史史料记载,1934年10月,陈毅在一次战斗中负重伤,大腿总是红肿疼痛,不能伸直,后来虽有好转,但没有参加长征,留下来固守苏区。
【分析】
他们用鲜血与生命诠释“人民至上”
为什么蒙家财、林德凤这些普通群众会冒着生命危险,对这些陌生人毫不保留地支持?
来自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王强、四川省社科院的刘霞等学者深入分析认为:赣粤边红军游击队用鲜血与生命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家国情怀。
“尽管缺衣少食,但是游击队员一贯严守革命纪律。有一次,交通员给南雄县游击队送来上百套单衣,说是委托大塘圩裁缝店胡老板做的。陈毅问给了钱没有,交通员说:‘他一个资本家,也不缺这200块银圆。’陈毅听后严肃地说:‘我们是靠政策得人心的,在百姓中的信誉,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他亲自派人把200块银圆装在毛竹里给胡老板送去。胡老板称赞说:‘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讲信誉,确实信得过。’”
“游击队要求干部、战士掌握一门手艺,以做手艺为名深入各地进行串联活动。秘密交通员赖文泰是铁匠出身,他常挑着担子走村串户,为群众补锅补盆。特委副书记杨尚奎常背着篾刀为群众编织竹制品,不会做手艺的就帮助群众插秧割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