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粤韵周刊

一滴水从云贵高原而来,一路裹挟山川风雷,汇聚成中国流量第二大河流——珠江

马雄一水滴三江 珠流千里润四方

张忠安

本文字数:9533

珠江源 珠江源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马雄山东麓出水洞。

 沙林 南盘江在云南陆良“造”出彩色沙林的自然奇观。

马岭河大峡谷 南盘江在贵州兴义“劈出”景色绝美的马岭河大峡谷。

桑园围 桑园围位于广东西樵山一带,2020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珠江口  位于南沙的珠江口,滔滔江水在此奔腾入海。

位于漓江上游、连接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灵渠。 @视觉中国

马雄山上的三江亭。

广东人从康有为的遗稿中精选出“同饮珠江水”五个字迹,刻碑立于珠江源。

广州珠江两岸,高楼林立,一派繁华。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摄

珠江源风景区展示的古体“爨”字。

南园酒家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用爨体题写的广州博物馆馆名。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摄

  读懂广州

  第一三八期

  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出品/江永忠、许芳

  策划/关雅文、周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忠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除署名外)

  珠江,是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珠江绵延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六省(区)及港澳地区,经虎门、蕉门、洪奇门等八大口门汇入南海。珠江一路奔腾,塑造了沿途仪态万千的自然和人文风物,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如今的珠江,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也是其心灵所寄的精神家园。

  珠水千里 源出马雄

  10月16日,印度人Harry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工作之余,他与朋友一起乘船夜游珠江,珠江波光粼粼,城市光影绚烂,让他赞叹不已。他不知道的是,眼前宽阔的珠江,发源于千里之外云贵高原马雄山的一个山洞里。正所谓沃水千里,源出马雄。为溯流探源,记者从珠江口出发,横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抵达云贵高原云南曲靖马雄山,探寻滴水成江的传奇。

  万里寻源徐霞客 千里珠江出马雄

  摊开中国地图,黄河、长江,自西向东流,支流、干流清晰。再看珠江,却是一众江河各自奔腾,直到滔滔南海,才算真正聚首。在珠江三大干流中,西江最长,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西江的源头也被公认为珠江的源头。

  明末以前,人们并不清楚珠江的发源地到底在哪里。1638年10月,一位江苏人戴着斗笠,沿西江逆流而上,从广西进入云南,考察珠江发源地。他,就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考察中度过,“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徐霞客曾两次横跨云贵高原,采用追踪水系源流和目测山水走向的方法,沿途探访、询问知情人士,收集史志文献,写下了著名的《盘江考》。

  徐霞客说:“南、北两盘江,余于粤西已睹其下流,其发源俱在云南东境。”他又说:“南盘自沾益州炎方驿南下。”这是历史上珠江的源头首次得到确认。炎方即今天的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炎方乡。沾益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市中部,古代曾为沾益州,因为处于水陆交通要道的特殊地理位置,故有“入滇锁钥”和“入滇第一州”之称。

  直到1985年,珠江水利委员会在多次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惟远是源”和“流水不断”的原则,正式确定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马雄山东麓出水洞为珠江正源。

  出洞细水清如许 纳雨汇泉聚成江

  记者从曲靖市区出发,驱车约一小时,进入沾益区炎方境地。汽车行驶在崎岖的乡间马路上,隔着车窗向外看,两旁散布着很多村庄,远处群山峰峦时隐时现。沾益区工作人员说,那就是乌蒙山系马雄山,浩荡珠江的源头就在叠翠山峦之间。

  不知不觉中,汽车驶入珠江源风景区。这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保护珠江源头而建。快步踏入景区,眼前树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空气温润清新,沁人肺腑。步行约四五分钟就听到了潺潺流水声。景区工作人员说,这就是珠江源的水声。顺着水声向左前方行约两百米,视野豁然开朗,眼前是一个大湖,湖面平静。湖的尽头有一处切面断壁,哗哗流水从断壁下的洞中汩汩而出。

  这水洞便是珠江的源头。湖面不远处,一座钢丝吊桥横卧水上,叫作“溯源渡”,寓意“追溯珠江,渡桥寻源”。

  要近距离感受珠江出水洞的神秘,就要穿过溯源渡,到达湖的另一边。记者穿过溯源渡,走过一段石阶小路来到洞前。洞口不大,高约四米,宽约六米,洞内石乳下垂,怪石嶙峋。汩汩涌出的清水在洞口与湖面之间形成约两米高的“珠江第一瀑布”,水声隆隆。

  洞口上方有“珠江源”三个大字,题于1985年,由时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刘兆伦题写。洞口两旁还有四块题字石碑,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地为珠江源立碑而题写的。四块石碑上的题字都聚焦于一个“源”字,但内涵不同,彼此联结。第一块石碑上有时任云南省省长普朝柱题写的“源远流长”四字,强调珠江发源于云南;第二块石碑上的“同源共济”由时任贵州省省长王朝文所写,寓意同根同源、同根同基。广西壮族自治区时任主席韦纯束在第三块石碑上题写了“西水源源”四字,寓意西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一条江,发源于马雄山;最后一块石碑上是广东省时任省长叶选平题写的“饮水思源”四字,寓意广东人不忘本,始终铭记珠江水的恩泽。

  此外,洞口四周还有很多题词、题诗,增添了珠江源历史人文的厚重感,让马雄山也显得更雄伟了。马雄山海拔2444米,在群山雄峙的云贵高原上只能算一个低矮山头。但这里沟壑纵横,常年云缠雾绕,林木青翠,山花烂漫,杜鹃花竟也长成了大树。爬上马雄山顶,站在三江亭远眺,群山如骏马,山岭成背,万木成鬃。主峰也成为江河的分水岭,按当地人的说法,一滴水落到马雄山,被分流到南盘江、北盘江和牛栏江,牛栏江接长江入东海;南、北盘江流珠江入南海。正所谓:“一水滴三江,一脉隔两盘”。

  一路奔腾 直至南海

  水道缤纷各有其名 造就沿途如画风光

  离开马雄山母体的珠江,从云贵高原腹地出发,开启了一路逆袭、一路灌溉、一路为民造福的历程。水出珠江源,形成第一条河流——此时她还不叫珠江,而叫南盘江。南盘江全长914公里,沿途塑造了一连串大大小小的盆地,在南盘江的润泽下,这些盆地成了云南的粮仓。而在马雄山的另一侧,北盘江也迈步向前,奔腾在云南与贵州的连接线上。

  南盘江滋养的第一座城市是曲靖。曲靖是云南第二大城市,素有“入滇门户”之称。南盘江路过曲靖城时,留下灿烂的罗平油菜花田,又在陆良“造”出彩色沙林的自然奇观。央视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场景就拍摄于此。

  流到云南玉溪,南盘江遇上琉璃万顷的抚仙湖。远古的造山运动塑造了这座中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它最深处超过150米,蓄水量是近在咫尺的滇池的12倍多。只不过,滇池流入长江,而抚仙湖选择了珠江。抚仙湖出口水道有近400米的落差,帮助尚且幼小的南盘江冲破深山峡谷,直奔她的第一个命运转折点——云南开远市灯笼山。在这里,南盘江没有跟随大多数河流继续南下,而是突然向东,再折往东北,画出了一个惊人的U形大拐弯,塑造了雄壮的盘江赤壁。明代状元杨慎在此感叹:“悬岩峭壁插天空,势领滇南第一雄。”如果没有这个大转弯,珠江的传奇将被改写。

  南盘江浩浩荡荡挺进高山峡谷之中,沿着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披荆斩棘,奋力向前。南盘江一路接纳了清水江、黄泥河等,留下地球上最美的“疤痕”——马岭河大峡谷,这里有着“百瀑凌空崖壁挂,千岩垂水洞溶涵”的美景。

  流至贵州蔗香镇,南盘江终于和从北面绕道而来的北盘江重逢,在滇、黔、桂三地画了一个圆,孕育出世界茶园和美丽的黔西南,走出了无数不惧千山万水的背茶人。重逢后的南、北盘江,得名红水河,珠江自西向东的征程自此开启。红水河因流经红色砂贝岩层、水色红褐而得名。穿越一片瑶乡之后,红水河在广西来宾与柳江汇合,改称黔江。黔江河道狭窄弯曲,险滩浪急,形成有着“珠江三峡”之称的大藤峡。150年前的清同治年间,一位叫周淑贤的广西桂平人提出了在黔江修建水利工程的大胆设想,孙中山所著的《建国方略》也曾提出建设西江水利枢纽的设想。如今大藤峡水利枢纽已经由构想变为现实,在调控西江径流,保障粤港澳饮水安全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周淑贤的家乡,黔江与几乎并肩同行的郁江相会,更名为浔江。浔江不长,只有172公里。它在广西梧州与桂江合二为一。桂江上游是漓江,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的灵渠就在漓江上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三年后,发兵50万欲征岭南。粮草水运到广西兴安县时,被南岭所阻。运粮官史禄经过勘察,组织士兵和当地居民在湘江(长江支流)和漓江(珠江支流)之间凿出一条30多公里长的运河,史称灵渠。公元前214年,灵渠修通,加快了珠江流域与黄河、长江流域的商贸往来和文化融合。灵渠是珠江历史上有文献记载以来较早的水利工程,2018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浔江与桂江的交汇,让从马雄山出发的这条江,从此更名为西江。

  三江入粤终“聚首” 广州贡献“珠江”名

  西江一路向前,在广东佛山三水遇上迎面而来的北江,珠江干流首次相聚。北江是珠江第二大干流,发源于江西信丰县,全长约600公里,主流浈水在广东韶关与武水汇合后,始称北江。北江从北往南,穿越南岭,在清远境内“劈”开飞霞山,随后拐了一个大弯。一千年前的大文豪苏东坡经过飞来峡时曾留下《峡山寺》一诗,“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之句表达了他游览峡山寺时的心境。

  西江、北江“相见恨晚”,“聚首”后注入珠江三角洲河网,一部分流经广州,同流溪河一起与“最初的珠江”相会。中山大学教授司徒尚纪说,“最初的珠江”指广州白鹅潭至虎门的一段,全长不到100公里,因流经海珠石而得名。很长一段时间,珠江、西江、北江、东江,被视为四条不同的河流。1914年,广州设立“督办广东治河事宜处”,勘测、治理广东河道。经勘察探测后,人们才发现,原来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以及三角洲河网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又因广州珠江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人们便开始以“珠江”一名统称三江水。1937年珠江水利局成立,正式统管整个水系。自此,广州珠江把自己的名字献给了整个水系,自己成了珠江的一条航道。

  如果说云南曲靖是珠江水的源头,那么广东广州则是珠江之名的源头。广州是珠江流域最大的城市,历来是华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珠江流进广州后,成就绿的海、花的城,又在广州黄埔同来自粤东的东江汇合。东江上源寻乌水在江西寻乌县,西南流经广东龙川县后,始称东江。三江自此“携手”,直奔伶仃洋,诉说着珠江口惊涛骇浪的风云历史。

  珠江到底有多少支流?770多条?好几千条?甚至上万条?没有人能说清楚。不过,冠以“珠江”之名的地域颇广。根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官网资料,如今,除珠江流域外,华南的韩江流域、澜沧江以东国际河流(不含澜沧江)、粤桂沿海诸河和海南省区域等水系,都被冠以“珠江”之名,即“珠江片”,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湖南、福建、海南八省(区)及香港、澳门,在我国境内面积达65.43万平方千米。

  人类始地 交往之道

  在蜿蜒千里的山水之间,珠江绘出山清水秀、群峰挺拔、洞奇石美的画卷。她同时孕育人类文明,开启商贸与文化交往,塑造了五彩缤纷的生活,在下游冲积出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处于珠江三大支流交汇点的广州,更是世上少有的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珠江文化兼容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又散发出海洋文化的气息,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奋勇争先。

  春游发现古人类化石 远古文明灿若星辰

  水源充沛、气候宜人的珠江流域是远古人类的家园。有意思的是,据古生物学家张弥曼院士的研究成果,4.2亿年前,第一条鱼就从云南曲靖上岸,可能成为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的共同祖先。

  从鱼到人,这是一个科学假说,听上去也有点像神话,但珠江确实是远古人类的生活家园。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司徒尚纪曾说,珠江流域是我国出土古人类化石最多的地区,也是我国远古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1956年,南盘江流域的云南开远就发现了人类直系祖先腊玛古猿的牙齿化石,有1400万年的历史。

  1987年,曲靖市一群学生到珠江源春游,几位大胆的学生走进珠江源洞里探险,无意间发现一块马蹄脚一样大小的壳子,他们很好奇地将其带出洞。带队老师觉得这个壳子不一般,将其送到昆明市博物馆。经过碳14测量后,发现这是一个青年男子(18岁至25岁)的颚化石,距今约1万年至5万年。曲靖市博物馆馆长周锐超说,曲靖出土的大量远古时代的人类活动遗迹,证明了现今汉、彝、苗、壮、瑶等各民族先民早在有文字记载之前,就开始在珠江源一带繁衍生息,拉开了珠江文化的序幕。

  这一时期,从珠江源到珠江口,还生活着马坝人、柳江人以及广州南沙人,文化遗址宛如天上繁星。他们与中华大地的其他先民一样,从史前一路走来。秦汉之后,珠江流域又成为中原人南迁的新家园,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先有秦将赵佗建南越国,后有两晋唐宋时期多次人口大南迁,在这里共建家园,繁衍生息。

  以水为师变水患为水利 桑园围成“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下游,是西江、北江、东江长年累月冲积而成的大三角洲。它是珠江水的伟大作品,更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杰作。

  相比黄河、长江,珠江要温婉得多,但江水的野性还是会让百姓常遭受水患之苦。不过,这也练就了当地人以水为师,变水患为水利的能耐。从北宋开始,珠三角得到开发,今广州、佛山、江门等地,均有兴修水利灌溉工程的记载。据统计,在珠江三角洲,宋代已有堤围28处,著名的有桑园围、长利围、赤顶围、金西围等,其中位于今佛山市的桑园围表现最为突出,2020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北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广东官员张朝栋路过南海九江时恰遇洪水,目睹农田被淹没,房屋被吞噬,十分痛心。经其奏请,官方组织乡民在西樵山一带,沿西江、北江两侧筑起一两米高的防洪堤。由于这一带曾种植大片桑树,这一道防洪堤得名桑园围。

  在广东西樵山麓,有一座连接水道两岸的黄岗岩石拱桥,名叫“民乐窦”——桑园围的其中一个水闸就位于此。人们利用西江和北江之间的水位差,关闭窦闸可以防止洪水进入围内,打开窦闸,又可以引水入围或排水出围,以调节水位。到清光绪年间,桑园围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总长超过60千米,围内土地肥沃,被誉为“近省第一沃壤”。在珠三角的南海、顺德等地,像“民乐窦”这样的水闸有50多处,目前保存完好的有20多座。

  桑园围内独具岭南特色的“桑基鱼塘”农业开发模式,成就了“粤东粮命最大之区”的美名。当年,人们登上西樵山的制高点——石燕岩,极目远眺,万亩桑基鱼塘水光点点,满载丝绸的货船来来往往。明清时期,南海西樵一带是广东最著名的蚕桑之乡、丝绸重镇。清光绪年间,西樵山简村蚕桑业兴盛,“民乐有个窦,家家纺织声”“一船蚕丝出,一船白银归”,这些史籍中的文字描述的就是当年蚕桑业的盛况。

  生活在珠江流域的人们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水利史:樵桑联围、芦苞水闸、北江大堤、飞来峡水利枢纽等相继筑成,珠江沿岸也出现了诗意的栖息地。城在水边、人住水边,亲水、近水的文化基因烙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江河互济因海而兴  珠江商道成就广州

  先民的勤劳智慧让曾经的野性水道变成了致富商道。珠江商道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来自各地的商品沿着珠水会聚广州,再浩荡出海。司马迁在《史记》里说:“牂牁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有学者推测,“牂牁江”就是今天的北盘江水系。北盘江畔,古有牂牁国,后有夜郎。当地人将产自巴蜀的丝绸、铜器、枸酱等,沿珠江贩运到番禺城(今广州)。相传,汉将唐蒙出使南越国时,吃到一种味道特别好的枸酱,原以为这是当地特产,一打听才知道,枸酱原产于巴蜀之地。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铜釜、甑以及三脚架等,在造型和用法上都与巴蜀或夜郎地区的炊具相类似。考古专家推测,这些物品很可能就是从夜郎沿珠江运至广州的。

  江海互济,因海而兴,是珠江商道最鲜明的特点,也成就了广州。早在汉代,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唐宋时期的“广州通海夷道”长达1.4万公里,为当时全球最长航线。明清时期的广州十三行造就了“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盛况,珠江口一带也成为中西文化交往重地,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第一座机械自鸣钟、第一所西式学校等都率先在珠江口“登陆”中国,并将影响力辐射至其他城市。

  中外商贸往来以及东西方文化交往,让珠江流域特别是珠三角一带的人们思想开放、视野开阔。19世纪以来,这里最早接触西方文化,并孕育出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一批风云人物。

  如今,珠江两岸高楼林立,经济繁荣,在珠江水与城市的融合中,崛起了享誉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如曲靖市博物馆馆长周锐超所说,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昌盛,有赖于珠江水的滋养。

  一水相连 互通共融

  2006年,广东人从康有为的遗稿中精选出“同饮珠江水”五个字迹,刻碑立于珠江源,表达了广东人的饮水思源之情。珠江流淌亿万年,奔腾数千里,见证了这块土地的沧海桑田。如今的珠江迎来它最为辉煌的时刻,谱写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新诗篇。从源头到入海口,同饮一江水,珠水一家亲,共叙更加美好的一“网”情深。

  同饮珠江水 串起好生活

  每当华灯初上,珠江两岸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不过,你可知道,这点亮城市的电源,与这珠江水一样,来自云贵高原,穿山越水,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让珠江水变成珠江电的事业,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1937年,云南省矿业公司在珠江源南盘江上兴建开远南桥水电厂,珠江流域的第一座水电站拉开了珠水变电的历史,获得了“功追日月,光耀南滇”的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西电东送”战略由构想变为现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藤峡、鲁布革、龙滩等一座座大型水电站陆续建成,源源不断的珠江水电,像奔腾不息的珠江水一样,从云贵高原出发,跨越山河,接入两广,连通港澳。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每3度电中,就有1度来自珠江源头的“西电东送”。

  广州人餐桌上的美食蔬菜,也与珠江源情缘不浅。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每天都有来自云南曲靖陆良的新鲜蔬菜。“我们每天都从陆良发货,20多个小时就可以送达广州。”来自陆良的一名商贩说。曲靖人把肥沃的山间盆地称为坝子。曲靖有8个坝子,其中陆良最大。珠江穿境而过,受其润泽,这里有了“江南水乡”“滇东粮仓”之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之一,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此创业。

  2006年,湘江人袁绍保来到陆良县三岔河镇,他租下了一块土地,创办了陆良爨乡绿圆菇业有限公司。在过去的18个年头里,他种植的蔬菜、菇类不仅供应本地,还大量输送到两广以及港澳地区。袁绍保在陆良县大莫古的杏鲍菇种植基地方圆700亩,被广州市和曲靖市联合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陆良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说,陆良县年均种植蔬菜85万亩,产量247万吨,日均调出蔬菜1万多吨,每年5月至10月,有50%的蔬菜发往广东省。被认证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在陆良县就有8个。

  珠江流域再次连成一张网,云南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至昆明3至5小时高铁经济圈,曲靖正成为全国最大的“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给中心;贵州在探索“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等模式,共建产业园区;广西梧州则要把自己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不以山海为远,人们的智慧和努力串起了整个珠江流域的好山好水好生活。

  一个“爨”字30笔 广州街头随处“见”

  漫步于珠江畔,眼前的珠江不仅是一条水道、商道,更是文化融合之道。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的南园酒家,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韵味十足。它与泮溪酒家、北园酒家并称“广州三大园林酒家”。不过,在此享受美好时光的人们未必知道,这家酒家背后有一段珠江源与珠江口文化往来的传奇故事。

  酒家正门上方,“南园酒家”四个字由爨(cuàn)体书写。“爨”字30笔,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但在珠江源却很常见。曲靖被称为爨乡福地,当地人编了一个顺口溜:“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曲靖一中爨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柴瑞阳说,“爨”字的本义是生火做饭,后引申为灶,并发展为姓氏族名。“爨”姓人多生活在今山西、河北一带。三国两晋时期,他们经川湘入滇,与当地人融合共生,后发展成为当地望族,称雄滇东400余年,创造了灿烂的爨文化。唐代,随着爨氏被南诏大理所灭,爨文化也消失在历史红尘之中。如今,爨文化只留下两块墓碑——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爨宝子碑立于东晋时期,形制较小,被称为“小爨碑”,爨龙颜碑立于南北朝时期,形制较大,被称为“大爨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小爨碑一直流落荒野,寻无踪迹。道光六年(1826年),曾在广州创办学海堂的两广总督阮元被调任云贵总督,专程赶赴曲靖,找到了大爨碑。26年后,两广总督邓廷桢之子邓尔恒又在曲靖一村民的豆腐坊里发现了小爨碑。爨碑揭开了爨文化的一角,也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珍珠。周锐超说,隶书变楷书是中国文字的一次大变革,爨体恰是隶书楷化的代表。记者在爨碑上看到,碑文字体独特,每个字都呈正方形,笔画方起方收,既有隶书的厚重,也有楷书的生动。

  爨体书法在广州发扬光大,先有康有为,后有秦咢生。清末在广州宣扬维新思想的康有为看到爨碑拓本后,称其为“神品第一”,赞其“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在康有为的影响下,梁启超等文人纷纷临习爨体。

  比康有为晚出生四十多年的秦咢生让爨体走进大众视野。在一次聚会中,他幸得小爨碑拓本,从此沉浸其中,每日临摹,并对爨碑字体进行改造。经过他改造的爨体端庄厚重,雅俗共赏,非常适合题匾额,这成就了南园酒家与珠江源的一段渊源。

  20世纪50年代,广州兴建了一批园林酒家,南园酒家是其中之一,其建筑由著名建筑设计师莫伯治等人设计。当时,广州希望秦咢生“以世人未见过的字体”为酒家题写匾额。秦咢生便用爨体书写,刚劲有力,飘逸自然,让人过目不忘。

  20世纪80年代,广州改制新路牌,秦咢生闭门谢客三个月,挥毫书写了数千块爨体路牌。

  在广州,爨符号今天仍随处可见,永庆坊、广州博物馆、艳芳照相馆、城隍宝殿、大元帅府小学、广州市第十三中学等机构的牌匾字体,均取自爨体书法。

  广州人兼容并蓄的品质,让这个来自千里之外的“爨”字不再生僻,也使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更丰富多彩。

  珠江烟水碧濛濛,锦石琪花不易逢。三岛楼台开日月,二仪风雨动鱼龙。——明·黄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粤韵周刊 A6马雄一水滴三江 珠流千里润四方 张忠安2024-10-23 2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