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李直建、东教宣
乘广东省科技大会的东风,“科创未来,强国有我——2024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于10月18日下午拉开序幕。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问—思—研—创”这一主线,10月18日—19日,科技节先后开展了六大板块共十四项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动手创作的兴趣,增强科技自立自强意识,树立科技报国的情怀。
当前,作为“智造之城”和创新热土,东莞正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优势,聚焦科学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打造科创教育的区域样板。到2026年,东莞将基本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新格局,发挥科学教育“东莞样本”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十一地师生联动参与 科创之风将吹遍校园
2024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启动仪式上,2024年东莞市中小学生“好问题”大赛获奖名单、东莞市首批10所人工智能应用实验校名单、东莞市首届中小学“十佳科创之星”评选结果先后公布。科技节期间,包括重器成果展、科技运动会、跨区研学营等六个板块十四项活动陆续开展。这是一场东莞科创教育的精彩盘点,更是播撒科学种子的“大风起兮”。
其中,为推动科学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东莞市教育局以线下+线上形式组织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同上一节“科创思政”课。三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堂,以“培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为主线,通过感悟我国科技发展历程、认识我国重大科技成就、了解自主研发故事,引导青少年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立志科技报国。
近年来,东莞不断探索教育交流与合作路径、深入开展教育对口帮扶工作,与香港、澳门、新疆图木舒克市等地之间架起一座坚实而稳固的教育文化交流桥梁。继去年“莞港澳图”四地联动开展科技节及系列活动后,今年科技节跨区域交流的范围和影响持续扩大,来自香港、澳门、新疆(图木舒克市)、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以及浙江(台州市椒江区)、重庆(渝中区)、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广东(揭阳市、韶关市)等地区的中小学师生走进东莞,共同开展同上一节科学课、科学教育沙龙、科普之夜联谊、科普研学营等系列活动,共享东莞科学教育资源,共同感受东莞城市科技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小学生科技节的“小院士”科学营一直持续到年末,各学校的“名家大师面对面”系列活动和中小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也会在10月—12月陆续展开。科创之风将吹遍东莞校园,把科技创新的种子传播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不断优化整合校内外资源 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创种子
科创精神从娃娃抓起,创新的源头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启蒙。东莞市教育局结合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率先出台中小学科学教育二十条,首创全面配备科学副校长制度,深入实施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点亮”行动,把科技创新的种子种到中小学生心中。
去年,东莞将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科学类课程探究实验室(或实验空间)全覆盖纳入“2023年东莞市十件民生实事”,同时还制定《东莞市普通中小学科学类实验室建设指引》,明确建设标准分为标配版、适配版、高配版三种。以东莞市茶山镇第二小学为例,该校在短短3年时间内建设了20间沉浸式、交互式的科学探究实验室,并利用东莞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微课、虚拟实验课等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构建了面向人人的科学教育新体系。截至去年底,东莞全市共改建194间实验室、新建171间实验室,实现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科学类课程探究实验室(或实验空间)全覆盖。
启动中小学科学教育“点亮”行动一年多来,东莞正在形成全市协同、统筹推进的科学教育工作体系。今年1月,东莞科学教育工作案例被评为全国优秀案例,成为广东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2月,东莞又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助力全国科学教育开展先行探路,努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东莞市不断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夯实科学教育基础,推动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提升。东莞首创全面配备科普副校长制度,组织全市中小学聘请科学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工程师等科技工作者担任科普副校长,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定期邀请科普副校长开展科学专题讲座、科学实践指导等活动。目前,已推动全市超九成中小学聘请科普副校长。
打造协同组科学教育共同体 发挥科学教育“东莞样本”作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同时也作为全国闻名的“制造业之都”,东莞始终走在打造大湾区科创制造强市的前列,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培育,将科学教育推广和创新思维培养融为有机统一体。
在此次中小学生科技节上,东莞市有关领导表示,面向未来,东莞要担当使命,打造协同组科学教育共同体,积极推动与港澳台科学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科普援疆”“科普援铜”;要紧跟时代,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学教育的新方式、新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要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科学教育课程建设、科学教育数字化行动、科学素质个性化评价、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文章、打造特色、塑造标杆。
接下来,东莞将以申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为契机,实施科学教育提质计划,以及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措施,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上下贯通、内外融通、部门联通、人人参与”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新格局,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中小学科学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充分发挥科学教育“东莞样本”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根据《东莞市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东莞将通过课程改革深化、师资力量提升、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科学素质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教育协同发展“六大行动”措施,聚焦科学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比如在课程改革方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内涵发展,在开齐开足科学课程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科学教育五级课程体系,包括科学教育全员育人课程、科学学科基础课程、自主选修中级课程、特长发展高级课程、拔尖人才特需课程,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卓越化发展。
此外,东莞还计划三年内遴选科学教育示范镇街培育对象不少于18个,科学教育示范学校培育对象不少于180所。推动示范镇街、示范学校在氛围营造、教育教研、课程建设、探究实验室配备、科学专职教师配备、经费投入、活动开展、辐射引领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的示范经验、示范项目和创新成果,举办展示交流活动,加强成果应用和推广,辐射带动全市科学教育均衡发展。
专题